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住房有保障 生活有希望 —— 漩涡镇两房建设工作纪实

作者:李畑 曾传林 来源:漩涡镇 发布时间:2020-01-03 10:01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硬指标,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漩涡镇地处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4715户15723人,农村危房数量多、类型复杂且实施成本高,易地搬迁户数多、实施难度较大。在漩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住房安全既是难点也是焦点。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漩涡镇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在3年时间里,让2438户7837名农村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结实的放心房。

  说起住房现状,漩涡镇大涨河村村民王伟祥感叹道:“对现在的生活,我们是非常满意了,这几年,村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道,现在的村里道路通畅、干净整洁,民居宽敞洁净、错落有致,而以前却是遍地泥泞、危房连片。2018年之前,王伟祥家也居住在危房中。“当时我们就怕下雨,只要下雨,屋子就会漏雨”。他们家曾经居住的老屋年久失修,不仅晴天漏风、雨天漏雨,还因为常年经受日晒雨淋,房屋结构早已破损严重,2018年在危改项目扶持下对原有的危房进行了改造。王伟祥说,“建新房国家给予补助,符合条件的加固房子国家也给予补贴,我们自己作为劳动力也参加了修缮。房子修缮一新,一大家子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漩涡镇结合本镇实际,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任务,明确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对象、标准和实施要求,紧盯短板、突出重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漩涡镇两房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张曦辉介绍说:“我镇危房改造工作,在国家危房认定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基本建设标准,制定‘一户一方案’改造措施和‘防止大拆大建、因建房返贫致贫和将农村传统特色民居一拆了之’的基本改造底线。这不仅为漩涡镇的危房改造制定了标准,也划定了一条红线。”。

  两不愁三保障是考核脱贫成效的重要项目和指标,危房改造是否彻底、达标,易地搬迁能否按时入住,将直接影响我县能否顺利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是“八个一批”精准扶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自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漩涡镇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目标,狠下功夫,切实让搬迁群众工作生活有保障。


  来到漩涡镇紫荆家园易地搬迁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的楼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漩涡镇在安置点建设选址上,充分依托镇域区位,选择在集镇区域建设安置房,距离超市、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都很近,这既满足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恰到好处解决了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困难。为了方便搬迁户的就业问题,漩涡镇在两个搬迁小区(紫荆家园A区、B区)之间建设了社区工厂,并成功招商,为搬迁户举办了招聘会、培训会,使近百名搬迁户成功在社区工厂就业。

  不仅如此,漩涡镇还重点围绕搬迁户的林地、耕地、宅基地做了精准的统计,采取流转、置管等方式,将搬迁户的土地有效利用,发展茶园建设,让耕地能够持续发挥收益,确保搬迁农户实现持续增收。

  漩涡镇自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93户,易地搬迁1045户,经认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住房均达到了行业政策规定标准,满足安全住房认定要求。作为漩涡镇两房建设的分管领导,漩涡镇人大主席沈桂安表示,中国人讲安居乐业,先“安居”再“乐业”,这种传统的“家”情怀深深植根于很多人心里,家里房子变好了,一个家庭往往也会迎来变化。从大的方面看,两房建设是脱贫攻坚整体工作安排,从小的方面看,是在改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给予他们改善生活的“新希望”。只有让村民住得舒服、住得安心,他们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生产,让农民真正实现“住房有保障,生活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