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三聚焦”严把土地资源“红线”
坚守土地红线,就是守住我们的生命线。2020年以来,县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县“1533”战略布局,突出“保生态、保发展、保资源、严规划、重监管、强执法”六个重点,全面从严依法推进落实国有土地出让工作。
聚焦区域管控,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一是按照人大调研意见加快成立全县征地拆迁领导小组,强化对征地拆迁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土地统征储备、拆迁机构人员力量;二是按照县、镇综合执法改革要求,将建立县农业、林业、环保、交通、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发挥综合执法队伍优势,加强对重点区域土地管控,从源头上杜绝私下买卖土地、村民违规建房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土地征收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赢得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防范土地征迁矛盾风险。
聚焦科学调控,提升土地空间利用。一是围绕“十四五”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超前谋划未来城镇发展空间,为城市建设和政府统征储备土地打好基础;二是整合财政、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围绕土地储备重点区域,加大道路、河堤、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三是盘活存量、管控增量,不断提高供地率。2015年—2019年,我县共报经省政府审批国有建设用地3969.6亩,已供应2481.7亩,供地率为62.5%,力争5年供地率提升至70%以上;四是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大力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制度,进一步降低工业用地成本,促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
聚焦机制健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一是筹备建立土地储备基金制度,将出让收入的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新的土地储备,不断滚动发展。在土地收储、出让过程中,力争做到权属清楚、补偿到位、“净地出让”,避免后遗症;二是完善出让宗地核算制度。由县财政部门会同县自然资源、税务部门和相关镇、村,在宗地出让后,及时开展宗地核算工作,真正盘清国有土地出让家底;三是严格履行《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中规定的“大宗国有土地出让情况应当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严格依法履职;四是依法清收土地欠款。除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项目无法开工外,对拖欠土地价款的企业,禁止其参与新的土地招拍挂活动,并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列入失信名单,保障国有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