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实施“六大工程”促就业扶贫
自脱贫攻坚以来,汉阴以就业扶贫总揽就业工作全局,精心组织实施了“转移就业拓展、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创业带动扶持、人才智力支撑、社会保险保障”就业扶贫六大工程,累计投入就业扶贫资金3444.62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7万户3.8万人受益。
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积极与江苏常州(溧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三师、陕煤集团等开展劳务合作,累计举办各类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推介会50余场次,累计有300余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信息3.8万个,组建村级劳务扶贫公司157个,建成苏陕协作人力资源超市1家,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7家,建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发展新社区工厂69个,开发各类扶贫公岗2414个,累计完成转移就业41030人次。
实施职业培训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双扶”培训、“以工代训”。通过与远元集团、吴氏修脚集团、家多帮、萍姐家政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举办了修脚师、家政服务、汉阴小吃等“订单式”培训班,累计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2427人。
实施技工教育赋能工程。实施千校行动,加强与陕西汽车技工学校、陕西建设技师学院、陕西铜川工业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合作,稳定推进技工教育赋能工程,共计动员58名贫困家庭子女到技校就学。
实施创业带动扶持工程。累计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1100人,其中贫困户参加创业培训181人,完成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216人。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3个,累计为贫困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91万元,为贫困户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户343万元,鼓励引导和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668人。
实施人才智力支撑工程。脱贫攻坚以来,全县通过公开招聘、定向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转聘(录用、落编)、退役安置等方式增加各类人才1528人,其中为教育、卫生领域增加人才1200人,占增加人才的78%以上。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基层扶贫工作队伍力量,从高校毕业生中为全县乡镇聘用扶贫信息员23名,为全县77个贫困村和23个80户以上非贫困村按每村1名配备村级扶贫信息员、专设公益性岗位100名。
实施社会保险保障工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养老保险和政府代缴费工作。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为100%,为低保、特困或重点残疾贫困人口1.1万人实行政府财政代缴费;及时为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户提供上门服务,确保60周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养老金应发尽发;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个不出村服务零距离”标准化服务点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标准化服务点149个,完成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