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8号建议的函
杨松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观音河水库上游村列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青山保护战,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染污治理工作,着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19年,全面推广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生物质燃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方圆木业利用秸秆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1825吨,秸秆还田20万亩,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5%;将粪污处理设施配置作为养殖场审批的前置条件,推广适度规模、林下生态养殖循环发展模式,确保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3%以上;完成土地污染详查和污染农用地修复试点工作,全县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以上;着力发展茶桑果三大特色产业,新建茶桑果面积3.37万亩。按照《禁养区划定方案》和《禁养区关停方案》,对全县禁养区内养殖场进行分批关停止,第一批5个养殖场已基本完成关停;争取实施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项目,总投资357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000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并接受验收;探索 “五个一点”(县财政资金补一点、镇财政资金挤一点、帮联部门帮一点、乡贤能人捐一点、群众参与投一点)模式,统筹整合资金1668万元,建成2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新推广“三大改厕”模式(“大三格式”资源化利用模式、“小三格式”无害化处理模式、单户改厕二级处理模式),累计完成农村改厕6.78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1%,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观音河镇是我县唯一一个耕地未受污染的镇,也是城区居民饮水的重要水源地,是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的重点镇。我县最早在观音河库区周转的观音河、进步等村推广启用三格式化粪池,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又通过库区移民搬迁减少库区人口,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针对你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落实:
一是将观音河镇列为2020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建设镇。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对项工作的项目支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施用作物专用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有机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优化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灯诱、性诱、色诱、食诱“四诱”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用量。
二是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按照“谁生产、谁回收,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落实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回收主体责任,确保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三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类项目争取。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3000万元/县)等一系列项目2021年落地我县,配套完善养殖场(户)粪污设施设备,全面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再次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11月15日
联系电话:521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