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开创现代农业新亮点
周末,几个朋友相约到距县城6公里的一个家庭农场采摘油菜薹。油菜我知道,菜薹我也知道,可是三个字搁一块,还真有点闹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菜呢?我们平常吃的较多的是青菜薹和红菜薹,油菜薹还真没吃过。原来这是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在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示范推广的富硒油菜菜、油两用新品种。该品种是在保障油菜籽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在油菜抽薹期摘薹作为蔬菜,实现油菜种植既收获菜薹又收获油菜籽的一种高效生产技术。当春回大地,正是采摘油菜薹的大好时机,掐着嫩嫩的尖儿,简单烹调,吃一口,清爽回甜,那就是春的味道。
我们所到这家农场叫绿源家庭农场。经营这家农场的是一对八零后年轻夫妇,法人李肖,大专文化,在南方做过企业高管,丈夫石磊更是机械方面的行家里手,2015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夫妻俩回乡创业,流转土地532余亩,发展粮油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及农机综合服务,把自己生产的优质富硒粮油销售到了其他县区及西安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了新时代职业农民的精神风采。
一、基本情况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位于凤凰山脚下的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粮油生产为主,兼营农机综合服务、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多元化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企业订单销售优质大米300吨、菜籽油32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优质大米100吨、菜籽油20吨,水果玉米40吨,同时为汉阴绿建商贸公司西安专营店订单生产“家在陕南”高端大米15吨,菜籽油5吨。其中“家在陕南”高端大米、菜籽油及水果玉米在外地市场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积极开展适合山区的适度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秉承开展农机服务,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理念,先后购置旋耕机、油菜收割机、自动插秧机、小麦、水稻收割脱粒一体机等各类大中小农机具70余台(套),目前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新建农机具库棚及配套用房400余平方米,共计流转经营周边农户土地552亩。2020年,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共计引进水稻新品种6个,开展水稻机械插秧、水稻机械直播200余亩;引进玉米新品种3个,种植水果玉米352亩;引进油菜新品种9个,开展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械收获2000余亩,开展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示范300亩。共计带动新河、西岭、兴隆村、棉丰等村100户贫困户开展水稻订单生产2000亩,托管周边镇村土地5000亩,农机作业覆盖10000亩以上。家庭农场实现销售及收入138万元、农机作业服务收入1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节支100余万元,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00余人次。
(二)充分发挥绿源家庭农场社会公益服务作用
近年来,绿源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社会公益服务作用,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方面统一集中采购,降低购进成本,以低价销售给农户,并以低于正常作业服务价格10﹪对土地托管户农机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订单种植,高于市场价回收农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和网络销售提高农产品销售价值,每亩可降低农民种植成本300元以上,有效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避免土地撂荒。2019年,绿源家庭农场带动新河、西岭、兴隆村、棉丰等村100户贫困户通过订单生产、流转土地、务工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
(三)整合资源,建立汉阴县为农服务中心平台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自成立以来,通过流转土地、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租赁等方式不断增强家庭农场服务能力,作业服务辐射到平梁镇、城关镇、双河口镇、观音河镇等镇村。为了更好的服务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积极整合全县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力量建立“平梁镇为农服务中心”,共同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及现场技术培训。同时,平梁镇为农服务中心依托电子商务网络,开展优质富硒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工作,2020年共计销售优质大米100吨、菜籽油20吨,为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100万元。以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为核心的汉阴县为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健全了县农机服务体系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四)技术协作,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
2018-2020年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被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选定为安康市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绿源家庭农场积极新引进中油杂19、中油高硒一号、中油高硒二号、中油高维6号、陕油28、秦优28等优质品种,并开展了优质油菜富硒菜薹食用示范300亩,填补了安康市春节蔬菜新品种需求空缺。2020年,在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黄凤洪研究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以引进富硒油菜新品种、生产新技术为重点,将该基地建成安康市富硒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富硒油菜薹生产基地、7d功能型菜籽油原料订单生产基地和我县农旅结合示范基地。
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的建成不但使绿源家庭农场成为全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器械的展示窗口,也使绿源家庭农场成为全市农业科技的培训基地,基地的建成与技术辐射也将会显著地提高全市优质粮油生产技术水平。
三、未来打算
下一步,绿源家庭农场将继续以农业机械化生产为手段,以发展汉阴优质粮油生产为重点,以“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示范为突破口,通过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的引领和带动,吸纳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开展订单种植,设立农资、农机服务窗口,积极开展金融互助业务,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全方位农业服务。在全面提升汉阴优质大米、菜籽油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优质富硒农产品认证和包装,大力宣传富硒、生态农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和绿源家庭农场生产效益,更好发挥绿源家庭农场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成就时代赋予的每个年轻创业者历史使命。
我们所到这家农场叫绿源家庭农场。经营这家农场的是一对八零后年轻夫妇,法人李肖,大专文化,在南方做过企业高管,丈夫石磊更是机械方面的行家里手,2015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夫妻俩回乡创业,流转土地532余亩,发展粮油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及农机综合服务,把自己生产的优质富硒粮油销售到了其他县区及西安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了新时代职业农民的精神风采。
一、基本情况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位于凤凰山脚下的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粮油生产为主,兼营农机综合服务、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多元化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企业订单销售优质大米300吨、菜籽油32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优质大米100吨、菜籽油20吨,水果玉米40吨,同时为汉阴绿建商贸公司西安专营店订单生产“家在陕南”高端大米15吨,菜籽油5吨。其中“家在陕南”高端大米、菜籽油及水果玉米在外地市场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积极开展适合山区的适度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秉承开展农机服务,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耕种水平理念,先后购置旋耕机、油菜收割机、自动插秧机、小麦、水稻收割脱粒一体机等各类大中小农机具70余台(套),目前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新建农机具库棚及配套用房400余平方米,共计流转经营周边农户土地552亩。2020年,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共计引进水稻新品种6个,开展水稻机械插秧、水稻机械直播200余亩;引进玉米新品种3个,种植水果玉米352亩;引进油菜新品种9个,开展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械收获2000余亩,开展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示范300亩。共计带动新河、西岭、兴隆村、棉丰等村100户贫困户开展水稻订单生产2000亩,托管周边镇村土地5000亩,农机作业覆盖10000亩以上。家庭农场实现销售及收入138万元、农机作业服务收入1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节支100余万元,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00余人次。
(二)充分发挥绿源家庭农场社会公益服务作用
近年来,绿源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社会公益服务作用,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方面统一集中采购,降低购进成本,以低价销售给农户,并以低于正常作业服务价格10﹪对土地托管户农机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订单种植,高于市场价回收农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和网络销售提高农产品销售价值,每亩可降低农民种植成本300元以上,有效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避免土地撂荒。2019年,绿源家庭农场带动新河、西岭、兴隆村、棉丰等村100户贫困户通过订单生产、流转土地、务工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
(三)整合资源,建立汉阴县为农服务中心平台
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自成立以来,通过流转土地、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租赁等方式不断增强家庭农场服务能力,作业服务辐射到平梁镇、城关镇、双河口镇、观音河镇等镇村。为了更好的服务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积极整合全县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力量建立“平梁镇为农服务中心”,共同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及现场技术培训。同时,平梁镇为农服务中心依托电子商务网络,开展优质富硒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工作,2020年共计销售优质大米100吨、菜籽油20吨,为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100万元。以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为核心的汉阴县为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健全了县农机服务体系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四)技术协作,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
2018-2020年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被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选定为安康市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绿源家庭农场积极新引进中油杂19、中油高硒一号、中油高硒二号、中油高维6号、陕油28、秦优28等优质品种,并开展了优质油菜富硒菜薹食用示范300亩,填补了安康市春节蔬菜新品种需求空缺。2020年,在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黄凤洪研究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以引进富硒油菜新品种、生产新技术为重点,将该基地建成安康市富硒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富硒油菜薹生产基地、7d功能型菜籽油原料订单生产基地和我县农旅结合示范基地。
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的建成不但使绿源家庭农场成为全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器械的展示窗口,也使绿源家庭农场成为全市农业科技的培训基地,基地的建成与技术辐射也将会显著地提高全市优质粮油生产技术水平。
三、未来打算
下一步,绿源家庭农场将继续以农业机械化生产为手段,以发展汉阴优质粮油生产为重点,以“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示范为突破口,通过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的引领和带动,吸纳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开展订单种植,设立农资、农机服务窗口,积极开展金融互助业务,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全方位农业服务。在全面提升汉阴优质大米、菜籽油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优质富硒农产品认证和包装,大力宣传富硒、生态农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和绿源家庭农场生产效益,更好发挥绿源家庭农场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成就时代赋予的每个年轻创业者历史使命。
上一篇:汉阴县永丰生态家庭农场科学种养创高效产业融合促发展[ 07-19 ]
下一篇:县人大对《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