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索引号: | xzfgzbmtjj-GK-2021-0028 | 发布日期: | 2021-08-18 15:03 |
来源: | 县统计局 | ||
内容概述: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扣“工业强县”战略,突出工业优先发展,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多种稳增长措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扣“工业强县”战略,突出工业优先发展,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多种稳增长措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从工业增速来看:2021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6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较1-3月、1-4月、1-5月收窄20.4、11.5、0.4个百分点,在全市九县三区中位居第二(恒口示范区58.9%),循环县区中位居第一。
从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上半年GDP增长14.7%,第二产业拉动增长8.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0%。其中:工业拉动增长8.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9.2%。
从行业大类来看:全县涉及16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速超过3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31.4%、38.3%、37.6%和39.1%。
从产品产量来看:全县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达95.7%,部分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其中:大米增长26.5%、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22.2%、饮料增长57.0%、砖增长25.6%、商品混凝土增长42.2%、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60.0%。
从企业效益来看: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较同期回升67.2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8%,较同期回升63.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后期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县增加值增长30.2%,虽较同期大幅提升,但较1-3月回落20.4个百分点,随着三、四季度去年同期基数进一步增大,加之上半年退库留基企业下拉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8个百分点,若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后期增长压力较大。
(二)新增企业贡献甚微。截至7月份,今年月度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为空白,而2020年新增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月份累计完成产值仅1.2亿元,占全县产值总量的1.5%,拉动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对全年经济增长贡献较小。
(三)企业成本走高盈利空间缩小。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2.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9%,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受成本增加的影响,盈利空间缩小。从二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情况看,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主要来源于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的上涨。
三、建议意见
(一)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经济持续发展。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培育企业壮大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成长是促进当前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工业主管部门应对全县境内规下或新投产企业进行持续跟踪服务,以便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二是对年底有望能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企业,形成清单,进行重点监测,达标一户培育一户;三是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中省市县拨付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拟培育重点企业应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大纾困扶持力度;四是对拟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工业企业要规范建立健全统计台账、财务会计凭证等并督促其尽快先入“准规上库”,再进行申报纳统。
(二)加强政策引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持续推进各项惠企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和跟进措施,继续完善融资、税收减负政策,通过帮助企业拓宽原材料供应链条,创新采购模式,为供需长效对接提供有力保障,有效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同时通过引进人才,搭建劳动力市场平台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障,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渠道,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同时,各镇各企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重点企业领导包抓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帮助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欠产企业挖潜增效、退库企业重新返库等,积蓄工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