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政协委员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阴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函

名称 阴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函
办理部门 汉阴县发展和改革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陈延安 签发日期 2021-06-18 发布日期 2021-06-19 类别 A
正文

  蔡清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议向搬迁社区注入(资本),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回复


  “十三五”期间,我县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082户17940人,并创新推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38”模式,有力发挥党组织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搭建了群众有业安置、有土安置、行政服务三大民生载体,从教育、医疗、移风易俗、社区治理等八个方面开展网格化、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你们提出的建议,指出了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在产业发展、就业安置、服务管理、思想转变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针对你们所提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关于向搬迁社区注入(资本),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方面

  一是围绕全县20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持续推进安置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现10户以上有条件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二是着力推动安置点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毛绒玩具、电子线束为重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制作为补充的新社区工厂发展格局,提高新社区工厂带动就业能力。三是按照2020年县委组织部、县脱贫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的《汉阴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建立起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满足安置社区建设、服务、管理和发展需求。四是统筹用好闲置资产,协调相关部门指导各安置社区盘清“三个一”产业资金底子,明晰股权,有收益后按股分红。五是厘清社区和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提取公益金和公积金,争取更多产业发展类项目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六是用好“返租倒包”利益联结机制,调动搬迁群众积极性,注重发挥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作用,利用他们在产业发展、技能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能力优势,提高发展产业的整体实力,防止返贫风险。

  二、关于加快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公共服务实施方面

  一是指导各搬迁社区将建设殡仪服务站等殡葬事宜纳入统筹规划,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向省、市申报农村公益性墓地及配套殡葬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早日建成并投用。二是积极与县财政局衔接,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平梁镇棉丰村农村公益性公墓按标准化建设悼念厅、服务站设施。三是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引导搬迁群众移风易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在公墓办丧事、安葬等。把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居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不断规范和改善殡葬行为。四是加大奖补政策宣传,引导群众进行遗体火化、在公墓悼念、安葬在公墓均可以享受补助,积极落实殡葬服务奖补政策。五是针对建设多功能厅的问题,建议相关社区利用好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改造使用,发挥好现有房屋使用的最大效益。

  三、关于加强我县易地搬迁后续发展方面

  一是继续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坚持后扶政策和工作机制的总体稳定,不断优化机构职能,探索完善“138”工作模式,统筹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按照“十四五”规划,做大安置区产业园区,做强新社区工厂,做优就业、创业、产业“三业”平台,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社区工厂产业承载力,吸引藤编、毛绒玩具、电子电器、精细纺织等企业落地汉阴,推进新社区工厂总部化、集团化发展。三是以“志智双扶”、移风易俗“六项行动”为抓手,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载体,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实例引导等方式,提高搬迁群众技能水平。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以土地流转、吸纳入股等方式,参与搬迁户耕地开发利用。四是统筹各职能部门合力攻坚的力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聚焦问题短板对各搬迁社区后续发展定期调度、及时推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五是按照“有对象名册、有工作制度、有服务流程、有岗位职责、有活动记录、有考核奖惩”的“六有”要求,将“星级社区”创建达标作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重要考核内容,以目标倒逼任务、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严格考核奖惩。

  感谢你们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