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县委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5775”战略目标,客观反应汉阴县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水平,12月28日,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研判工作会议,县考核办、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汉阴调查队等相关单位参加会议。

会议上,县发改局负责人围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完成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通报,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和建议。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汉阴调查队就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各参会单位分别做了交流研讨发言。
会议指出,城乡居民收入不仅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高低,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掌握社情民意、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推进,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实做细,取得实效,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定基础。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深化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监测工作,做细、做实样本轮换、记账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实现应计尽计、应统尽统,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居民增收情况。二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为城乡居民收入分析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数据能真实反映汉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强统计保障。三是要通力协作,主动作为,发挥工作合力,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提高中低群体收入水平为重点,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挖掘增收潜力,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将采取有效措施,以惠民富民为导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县发改局、调查队到社区了解指导城镇居民收入工作
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夯实工资性收入增收基础。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鼓励指导居民或返乡人员通过投资、创业、置业,发展个体经济等方式增加收入。切实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不定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大力推动城镇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夯实城镇居民增收的基础。增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的容量,积极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和城乡居民就近就业,加大园区企业引进和新社区工厂建设,增加就业岗位。用足用活中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政策,在政策范围内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待遇。
二、推进创业创新带动,激发经营性收入增收动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帮助和鼓励城镇居民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等有优势、有市场、有特色、可持续的增收渠道。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建立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加大对城镇低收入群体扶持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保证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居民手中,不断缩小不同群体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筑牢转移性收入增收底线。转移性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持续关注民生,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多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失业金、离退休金养老金等标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拓宽投资理财渠道,挖掘财产性收入增收潜力。积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拓展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等财产性收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引导、培训等方式培养居民多渠道投资意识,提升居民的理财水平,使普通居民成为懂投资、懂理财的行家里手,使他们逐步从存款保值向投资生财转变。引导城乡居民通过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投资等金融产品的投资获得股息、利息、分红等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