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聚力追赶超越 建设幸福汉阴

作者:刘飞霞 来源:安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9 09:22
  追赶超越是历史赋予陕西的重任。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对陕西提出了追赶超越的基本定位和重大历史任务,开启了全省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十三五”以来,汉阴县紧扣全面小康幸福汉阴建设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争先进位、跨越赶超”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旅富民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发展布局,全省县域经济监测排名从第72位跃升至33位,谱写了汉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坚持尽锐出战、全力攻坚,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聚焦聚力“六个精准”,全面落实“八个一批”,立下最严“军令状”,下足最细“绣花功”,全县7.4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五年累计整合资金50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082户17940人,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动力电、安全饮水、客运班车、宽带网络。推行“三个一”扶贫模式,贫困户带资入社1.4万户,发展特色产业6.88万亩。搬迁后扶“138”模式、健康汉阴建设、城乡安全供水等10余项经验做法受到中省肯定。中国建设银行、陕煤集团、东航西北公司等中省联县和“3+X”单位,市政协等8家市直联汉部门倾心帮扶,形成了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
  (二)坚持砥砺奋进、追赶超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深入推进“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建设,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向好态势,幸福汉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2015年相比,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财政总收入增长5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7%、55.3%,城乡收入比缩小为2.52:1;银行存款和贷款余额增长66.24%、91.7%;市场主体总量达2.43万户,非公经济占比63.1%。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银行存款突破了三个一百亿;三次产业调整为12∶45∶43。先后荣获全国小康社会标杆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等国家级荣誉23项、省级称号33项。
  (三)坚持建强平台、筑牢基础,园区引领作用凸显。坚持项目支撑和科技创新,强化投资拉动,“五大园区”已成为引领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月河工业集中区累计投资8.37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14公里、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到158户,被评为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顺利通过省级经济开发区评审。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15.5万亩,省市级示范园区83个,居全市第1位,成功通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先后被评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加快推进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建成凤堰古梯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美田园。三沈文化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三沈书院和沈氏家训展览馆建成开放,秦邦书画等3个企业入选省级骨干文化企业。月河物流园区水电路讯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汽车、石材等物流板块快速推进。
  (四)坚持统筹协调、建管并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做强产业,建设山水与人文共美之城,城镇化率47.5%,较2015年提高9.4%,2016年、2019年两度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花扒产城一体新区加快建设,太平、李家台等七大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凤凰大道、滨河路、南渠路等11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迎宾公园、明城墙公园等5处城市公园正式开放;建成城市停车场9处、停车位4479个,实施强弱电入地和四网同建34公里,天然气入户9084户,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通过复审,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涧池、平梁、汉阳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茨沟、洞河等8个村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五)坚持创新开放、激发活力,深化改革不断突破。强力推进行政体制、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公共服务探索创新,获得20余项中省改革试点,入选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试点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建立财信担保、还贷周转、纾困基金三重保障政策,打出惠企纾困、减税降费政策组合拳,稳定了经济运行基础,荣获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入选全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区。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连续3年达省A级,债务管理绩效评价位列全省一等,财政绩效评价位列全省第2名、全市第1名。加强金融改革和创新,组建各类发展基金25支,新增金融机构12家,总量居全市第2,全县新四板挂牌企业达18家,挂牌数位居全市第2位。加速国企改革重组,县属国有企业由23家整合为12家,资产规模达到39.5亿元,汉文投、农村供水等一批县属国企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和完善国资监管,全县共转固资产14.8亿元,依法规范资产处置2000万元,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化。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获评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典范案例、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进“四社协同”改革试点,入选陕西省第二届信用建设获奖典型案例。
  (六)坚持项目带动、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每年实施30个重点项目和10件民生实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年均增长15.3%,是“十二五”时期的2.3倍。五年建成等级路和村组道路1500余公里,阳安铁路二线、平涧公路、G541正式通车;洞河水库蓄水发电,月河综合治理试验段全面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智慧水务工作经验得到中省肯定;实施教育重点项目28个,实验中学一期、恒大小学、第三幼儿园建成投用,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县妇幼院产科儿科大楼建成运营,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综合楼主体竣工,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县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县级“两馆”分别达到国家一级文化馆和三级图书馆标准,入选国家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实践新发展理念,我们将把握重点、兼顾长远、埋头苦干,在实干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努力建设富强汉阴。坚持把“五大园区”作为承载发展、集聚要素、壮大产业的核心载体,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产业聚集,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大健康、生物材料、大数据三大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群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工程,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步伐,着力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打造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0:50。
  (二)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汉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理念,着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巩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成果,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城市景观改造、园林绿化提升等工程,完成植树造林18万亩。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试点,严守生态红线,厚植生态优势,实现主要污染物减量化,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地表水达标率100%,努力让汉阴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三)更加注重普惠共享,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建设幸福汉阴。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建设更高质量的幸福汉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56%。持续增加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着力优化分配结构,千方百计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育公益性原则,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健康汉阴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倾斜。完善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慈善济困制度,进一步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四)更加注重共建共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和谐汉阴。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抓手,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大力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推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推进平安汉阴建设,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落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更加注重开放创新,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建设活力汉阴。坚定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深化与东南沿海地区合作,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0.5%以上,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行政审批制度、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市场主体达到3.5万家,企业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1家、四板挂牌25家,非公经济占比达到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