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三沈故里人文汉阴的沧桑巨变

作者:汉阴县人民政府 来源:安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20 09:26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汉阴县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支撑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19亿元,是1978年的244.08倍;财政总收入3.81亿元,是1978年的178.1倍;工业总产值180.1亿元,是1978年的2001.1倍;固定资产投资102.48亿元,是1978年的355.8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亿元,是1978年的121.31倍;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跃居全省第32位。
  在拼搏奋进中取得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循环发展、链式发展、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工业经济持续扩张。改革开放40年,汉阴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八五”“九五”期间,大力发展丝绸纺织、食品烟草、医药化工、矿产冶炼和水电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十五”期间,生态工业迅速崛起,绿色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矿产、民爆烟花等产业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月河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180公顷,全县工业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提出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月河工业园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富硒食品、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特色工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度高、资源充分持续利用、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月河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达136户,为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前20年间,是汉阴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总产值由1979年3438.58万元增长到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73607万元。2005年以后,全县农业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十一五”期间,把“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全县农业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项目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载体,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0个,建成面积达10.75万亩,汉阴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201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3.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3.66亿元。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按照“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和村组结合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文化旅游产业快速推进,着力打造春季油菜花、夏季荷花、秋季稻香、冬季养生“四季旅游”品牌,连续13年举办油菜花旅游季活动,有力推动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西北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三沈”文化产业园相继建设,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达百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达310.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705亿元。建成仿古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家训文化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推动旅游与服务业融合发展,2017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3.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26亿元。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一是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由建国初的0.8平方公里扩大到7.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二是村镇设施不断完善。城关镇、涧池镇跻身全国重点镇,汉阳、漩涡、铁佛寺、双河口4镇6村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传统村落,涧池镇枞岭村等5个村被住建部命名为第一批绿色村庄。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生态移民、扶贫搬迁三大工程,加快推进中心村、重点村建设,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00个,居住人口5万人。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加快生态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共实施绿化造林26.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6%;凤凰山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立河长制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汉江、月河出境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二是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建成投用日处理生活污水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平均处理85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各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全面配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矿山复绿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十二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0平方公里。三是构建低碳产业体系。聚焦节能降耗减排,禁止、限制重污染产业发展,单位GDP能耗下降3.5%。深入实施“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年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09天以上。
  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一是延长土地承包期。继1984年将土地承包期一律延长到15年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以延长土地承包期为核心的“325”和“657”政策,明确规定从1981年算起,耕地承包60年不变、园林承包50年不变、荒山承包70年不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为加快山地综合开发步伐,在全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山地使用权流转和多元主体的山地综合开发制度探索,通过有偿转包、转租、拍卖、联合、股份开发等多种形式,高标准开发建设经济林特园8.7万亩。三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人均负担下降至53.54元。四是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稳步推进。2017年启动实施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3个县级试点村和双乳镇安林村、汉阳镇江河村等镇级试点村完成清产核资工作,63个村组建了村级金融互助协会,各类经营主体流转农户承包地8.4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81%。
  机构改革稳步实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5年以来,全县先后开展5次县乡(镇)机构改革,县乡(镇)两级机构设置不断完善,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组织保障。在变公社为乡(镇)的基础上,从原来的3镇38乡179个村撤并整合到现在10个镇141个村。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稳妥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和公车、办公用房改革。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组建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建成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七统一”,在全省率先建成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率先在全市实施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组建运行。财税收入一体化管理和财政收支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推行,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实现全覆盖。
  企业改革深入实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措施,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同步推进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利益分配、技术创新以及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改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格局。
  在改善民生中增进群众福祉
  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纵深推进。2001年汉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年确定扶贫开发重点村95个,贫困人口7.58万人,占总人口的28.9%。此后,县委、县政府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技能培训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底,完成贫困村退出13个,脱贫13024户43381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汉阴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4次调整学校布点,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集资办学,有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1987年,全县有中学18所(初中14所)、小学314所、农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卫生职业中学1所,并开办广播电视大学班和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县农(市)民青壮年文盲占总人口比例由85.51%下降到32.6%。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新汉阴中学、县职教中心、实验小学、凤台小学、凤台幼儿园、城东体育场等相继建成投用,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2017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75所,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双高双普合格县、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创新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2017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7个、病床1235张,分别是1979年的3.58倍、4.71倍。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顺利迁建,县医院门诊综合楼竣工投用,县妇幼保健院产儿科大楼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复审、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镇卫生院等级评审经省卫计委验收命名,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1.4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2‰以内。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县文化艺术广场、龙岗文化主题公园、县级文化资源共享中心,镇文化综合服务站、村农家书屋全实现全覆盖,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县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馆,县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圆满完成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汉阴分会场承办任务,陕南红色歌谣、汉阴皮影戏演技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遗项目达到13个,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和省级“书法之乡”,被陕西烹饪协会命名为“陕菜之乡”。“三沈”纪念馆、吴家花屋、移民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对外开放,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个,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2%。全县社会保险覆盖人群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在全市率先建立特困供养人员养护中心,实施“养”与“护”一体化模式,被省脱贫办作为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扎实做好减灾防灾工作,投资160余万元建成了县级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城关镇新城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总结宝贵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优势,也是保障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汉阴而言,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取得的每一次崭新成就,无不得益于思想解放。40年来,汉阴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源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改革创新成果,推动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基本县情,用开放包容的胸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用改革创新的理念明晰思路、推动发展,用务实管用举措的摆脱束缚、破解难题,才能让建设幸福汉阴的动力活力充分涌流。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汉阴县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层次,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抓住事关全局的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主旋律。汉阴县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全方位改革,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文明、幸福的美好新生活。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县人民,才能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是汉阴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40年,是不断认识自己县情的40年,是汉阴人民以干克难、艰苦奋斗的40年,是汉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40年。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汉阴人民决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实干,艰苦创业,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幸福汉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