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关于加快汉阴文化发展的思考

作者:周永鑫 来源:安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6-10-26 09:55
  文化建设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如何利用汉阴本地文化资源又好又快地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全面小康之路行稳致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凝聚发展共识
  汉阴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很多底蕴深厚、对社会风气有着良好引领作用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如道家文化、“三沈”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和家训文化等都是汉阴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类型,通过对这些文化的弘扬和挖掘,建成了全国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逐步叫响了“三沈故里”“书法之乡”等文化名片,特别是2015年被中纪委在全国宣传推广的“沈氏家训”,20条当中有19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汉阴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随着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汉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艺精品佳作频频推出,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十三五”期间把汉阴的文化事业推上新台阶。
  二、在增强文化自觉中履行发展担当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民、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永恒的。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强化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一是各级领导要自觉。各级党组织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认真贯彻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摆在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夯实文化建设物质基础,又要坚持群众路线,问其所想、适其所需,探索和完善镇村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扩大公共文化工作覆盖面。
  二是文化人要自觉。近年来,我县一大批文化人自觉参与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历史研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创作了以歌舞剧《凤堰如歌》、汉剧《麻怪镇长》、数字电影《漩涡》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力作,复刊编印《汉阴文艺》《汉阴诗词楹联》《三沈研究》等一批书刊,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界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工作导向,牢固树立民本情怀,自觉把视角对准基层一线,力争创作出更多具有汉阴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要依托农家书屋、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平台,沉下身子、带着感情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群众的自觉。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主体,只有群众广泛参与,我们的文化事业才会有坚实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和文化人的引领带动,让群众在享受文化产品的同时,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觉性,通过主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方式,把汲取文化知识、消费文化产品、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
  三、在深化文化自省中补齐发展短板
  当前,我县文艺作品创作上还缺少群众喜闻乐见、以文化人、浸润心灵的核心思想和产品,在全市、全省有影响、有名气的精品不多。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度和系统性不够,有的还未得到有效保护,本土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平台传播的力度不大,现有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在文化创意、文化休闲、文化衍生产品等方面还没形成产业链条。文化产业类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经营文化的市场主体不多。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以运营的思维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找准载体,补齐短板,增添动力。
  一要抓好公共文化产品运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全县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要继续坚持以县级财政为支撑,拿出足够的财力和人力组织公共文化产品运营,在深入挖掘弘扬“三沈”文化、家训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基础上,积极寻找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开发文化产品,构建文化产业链条,打造新的经济点。
  二是加强经营性文化产品运营。经营性文化产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让人民群众身心愉悦的消费类文化产品,且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大。要加大文化领域招商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实体、赞助文化活动、生产文化产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最大限度激活促进文化繁荣的要素聚集。
  三是推动文化产品网络运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产品因其操作简便、传播快、低成本的特点,被大家广泛应用和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新潮流,将本土文化中的精品力作包装成具有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商务,通过网络的形式推介出去,达到宣传汉阴、助推汉阴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在推动文化自强中加快发展步伐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把文化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抓经济的力度和气魄来谋划和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文化自强,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文化事业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拓展文化产业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十三五”期间,汉阴将把“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其中重要一园就是建设“三沈”文化产业园。一是依托沈尹默先生百年巨匠的盛名,创建沈尹默书法艺术研究院,同步建设沈尹默书法艺术展览馆和书法艺术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一批书法家工作室,配套建设文房四宝以及装裱等相关配套生产设施,形成产业链条;二是依托沈士远先生的影响力,传播研究老道文化以及健康理念,建设老年体育场馆、养老公寓、旅居村落和医养结合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养老养生产业链;三是依托沈兼士训诂学专家的成果,挖掘移民文化,对家训文化做系列研究和推广应用,以家训为主,做好家诫、家史、家业、家产的经营和文化传播,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家文化品牌,形成家文化学,以校训、行训、军训等训文化的策划以及实习实践基地、训练基地为支撑,形成训文化产业体系。同时,我们还规划了沈氏家族文化旅游产业园,两湖两峡旅游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文化与经济资源充分结合的新平台。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快文化融合发展步伐,推动文化资源经济化、经济资源文化化。工业方面,重点支持颐品庄园、秦园公司、金阳光油脂等企业建成观光工厂,展示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的神奇。农业方面,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传承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魅力。旅游方面,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搜集整理民间传说,讲好山水人文故事,演好《凤堰如歌》和皮影、花鼓等具有汉阴特色的文化节目,持续打造“陕菜之乡”“书法之乡”金字招牌,达到以文兴旅、以旅繁文的效果。
  五、在增强文化自律中夯实发展保障
  伴随着县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汉阴旅游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更多的人愿意来汉阴观光旅游、投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阴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农村一些地方也存在建房“攀比风”、人情来往“随礼风”,以及“赌博风”等不良风气,要纠正这些不良风气,持续树立良好对外形象,就需要各个群体有较强的文化自律意识,以文化自律的力量促进和影响广大群众自我规范、自我约束。
  一是文艺工作者要注重文化自律。把德艺双馨作为人生追求,在力争创作更多更好文化精品的基础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规范一言一行,在社会上做好表率。
  二是党员干部要注重行为自律。各级党员干部作为建设幸福汉阴的中坚力量,都不同程度受到文化熏陶多年,要切实增强鉴别力和文化自律意识,积极在学习传承弘扬文化的过程中去芜存菁、褒优贬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风尚。
  三是各机关单位和企业要制定有促文化建设的内部行为规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提升群众文明程度作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大事实事,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我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律意识,使之明辨是非,强化思想自觉,规范行为举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践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