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三)
索引号: | xzfgzbmzfb-GK-2022-0433 | 发布日期: | 2022-01-27 11:35 |
来源: | 县乡村振兴局 | ||
内容概述: | 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三) |
分享:
亮点三:创新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
工作背景: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是根基,更是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汉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部署要求,聚焦乡村治理的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条富有特色、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之路,提高了乡村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早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县双乳镇探索推行了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村民的“三线”联系群众工作法。2015年,县委政法委又在“三线”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提出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的“三线两化”治理模式。2016年,县委下发《关于推行“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的意见》,总结实践“三线两化”经验基础上,增加“一平台”内容,从而形成“321”基层治理模式的雏形。近年来,经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完善,最终形成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321”基层治理模式。
何为“321”:
“321”基层治理模式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密切“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村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高效村级治理平台为保障的基层治理模式。“3”是三线联系,即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2”是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1”是一平台,即高效治理平台,它的内容比较丰富,是精髓和重点,包括以“六位一体”的村组织体系、“两说一商”、县镇“联管服”保障机制、信息化服务为支撑的高效治理平台。“321”基层治理模式的核心和目的在于将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热心居民等有效嵌入其中,真正实现把基层有组织能力的人有效组织起来,推动“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真正实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三个全覆盖”,不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覆盖。
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了县域社会稳定。连续3年,全县治安、刑事案件稳中有降,越级访、集体访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2019年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2020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2021年平安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二是重塑了基层治理体系。完善了多方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了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员、人大代表、能人、乡贤、中心户长、普通群众等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推行“两说一商”等工作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拓展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广阔空间。同时,创造性地发挥了网格员在“五治”融合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三是促进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建强基层党支部,选优配强班子成员,将农村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充分整合、分工分业,不仅实现基层组织再组织化、效率最大化,也同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2021年4月,“321”基层治理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8月,又被安康市委、市政府发文全市推广,并在汉阴召开现场会。11月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报道“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上一篇: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二)[ 01-25 ]
下一篇: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四)[ 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