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五)
索引号: | zsdwfpj-GK-2022-0005 | 发布日期: | 2022-01-28 11:50 |
来源: | 县乡村振兴局 | ||
内容概述: | 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五) |
分享:
亮点五:创新“138”后续扶持
一、工作背景
“十三五”以来,汉阴县有5082户17940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型社区。然而,伴随着全新的生活环境,也在涌现不少新问题——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问题怎样解决;人虽然住进了社区,思维和习惯仍是农村模式;如何尽快融入和适应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乐业才能安居”的理论指引下,汉阴县大胆探索实践,在全县20个大型搬迁社区全面推行党建引领易地搬迁“138”后续扶持管理服务体系,助推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探索出“后搬迁时代”的“汉阴样本”。
二、何为“138”?
易地搬迁“138”后续扶持模式,“1”即一个支部统领,“3”即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8”即“便民服务、物业管理、便民购物、儿童托管、老人照料、文体活动、红白理事、矛盾调解”等“八个中心服务(5+3X)”,实现了基层组织、就业产业、管理服务“三个全覆盖”,为破解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发展问题探索了新路径。
三、主要做法和工作亮点
1.坚持统筹推进,构建高效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包联及实操性的长效机制,制定“1+7”长效机制,将全县2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和10个镇交钥匙安置的5082户17940搬迁群众摸清底数,建立了搬迁后扶台账,实现了精准录入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完成了对易地搬迁群众动态管理。二是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县级领导联镇,部门联系社区,党员干部包联搬迁群众的机制,形成合力,切实为搬迁群众办实事。三是把10个镇和26个行业部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开展了督查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四是按照搬迁后享有的各项政策补贴、承包经营收益权、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政策和渠道、后续项目政策扶持“五个保持不变”原则,制定系列搬迁群众权益保障办法,实行了“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负责房和人”,解决了搬迁群众后顾之忧。五是建立健全项目库。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编制了2022年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354个,总投资69365.48万元。截至目前,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471.29万元。
2.坚持试点先行,服务管理质效双增。一是确定了2021年度100户以上的易地搬迁社区管理服务“星级”创建目标10个,其中五星级社区2个、四星级社区6个、三星级社区2个,现已通过市级验收。二是按照“五通六有”和“一区一园一社”产业就业配套标准,为涧池镇紫云南郡、平梁镇兴隆佳苑2个市级搬迁后扶示范点,申报市级后扶财政资金230万元,为全县搬迁后扶工作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为全面铺开社区管理服务“星级”创建工作提供了路径遵循。
3.坚持党建引领,规范后续扶持体系。一是进一步深化“138”后续帮扶模式,紧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以社区党支部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社区管委会、社区工厂、农业园区、八个服务中心以及各类群团自治组织配合作用,做到有土安置、以土兴业,实现多渠道、多途径增收,实现了就业、产业、服务“三个全覆盖”。二是强化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就业技能。在易地搬迁社区组建了劳务扶贫公司6家,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3场次,组织安置点搬迁群众实现转移就业,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培训995人次。三是健全社区就业体系,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按照“138”模式,将搬迁群众全部纳入全县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在各镇易地扶贫搬迁建成便民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配置专职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406个。四是搬迁安置点实行农业园区、新社区工厂全覆盖,配套农业产业园14个7572亩,周边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等带动就业764人,新社区工厂15家(含扶贫车间),可提供就业岗位1900个,累计吸纳就近就地就业1143人,带动就业145人,已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4.建优“八个中心”,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一是夯实“八中心”服务政策体系建设,细化部门职责,实行点对点地实地岗位培训,保障“八个中心”日常正常运转,为搬迁群众提供与原居民一体化、无差别的公共服务。二是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确保搬迁群众生活“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5.建好“三小工程”,做好分散安置帮扶。推进分散安置小菜园、小圈舍、小储藏间“三小工程”配套建设力度,统筹安排完善安置区停车场、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引导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促进社会融入和文化融入。
四、主要成效
通过持续推进全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138”模式,全县20个集中安置社区单设党支部7个,党小组4个,融合挂靠党支部11个,村代管2个;新设置搬迁社区居委会5个,融合、挂靠当地村委会15个。配优了便民利民“八个服务中心”,基本健全了管理、考核、经费、人员等制度,累计服务搬迁社区及周边群众10万余人次。全面完成了5个安置社区警务室、13个警务工作站、61个警务联系点,排查化解易地搬迁安置辖区各类矛盾纠纷126起,实现了警务工作全覆盖。2021年已全面办理跨镇村搬迁户户口迁移3328户“居住簿”管理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5088本(含外县跨入6户)。建立部门联系社区和党员干部包联搬迁群众的机制,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搬迁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提升。同时,2021年在14个大型集中安置点开展文体活动、医疗卫生、文明创建等活动次数达300余次,丰富了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2020年12月1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汉阴召开;2021年7月7日、7月15日,全市巩固脱贫成果现场推进会和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现场会与会领导对我县“138”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经验做法给予高度好评;2022年1月,我县党建引领易地搬迁“138”管理服务体系工作经验入选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发起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上一篇:汉阴巩固脱贫成果亮点展播(四)[ 01-27 ]
下一篇:汉阴县确定监测对象名单公告(2月份)[ 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