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 | 从向双华的发家致富看山村产业发展
汉阳镇双坪村,是距离汉阴县城100余里的边陲小山村,这个村“一眼望三县、脚踏三县土”,因为偏远的缘故给人们留下了贫穷的烙印。近几年,经历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后,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荒山已成产业园,村民都盖起了小楼房,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15390元。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结合驻村工作实际,笔者对所在村的致富带头人向双华发展产业、致富增收,进行了“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以期达到“一斑窥全豹”效果。
一、具体做法
产业发展盯紧市场。20多岁的向双华一心想摆脱贫困的局面,毅然决然问亲戚朋友借了300块钱,带着妻子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十年时间从一名操作工干到了企业高管。2010年,向双华得知家乡正大力发展养殖业,建百万头生猪养殖大县,他认为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定回家创办养殖场。创业初期,在自家承包地上建起了660平方米的养殖场,由于资金不足,无养殖技术,几年下来钱没赚到多少,只能维持家庭正常开支。2015年,在全县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支持下,向双华在银行贷款50万,流转土地20亩,进一步扩大规模,创办南山养殖有限公司。当年养殖生猪1200余头,出栏肥猪1000余头,获利30余万元,终于尝到了养猪带来的甜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非洲猪瘟疫病爆发,他的养殖场也未能幸免,当年的投入基本血本无归,好在提前为猪购买了保险,为自己降低了损失。有之前搞养殖失败的教训,向双华一方面认真总结、强化技术、紧盯市场,运用订单销售模式。并通过自学养殖技术,建立销售网络,常年进行种苗、饲料兽药、猪人工授精商品等供应。另一方面运用猪周期规律,在猪肉价格低迷期,将出栏的生猪进行加工,生产成烟熏的腊肉。腊肉存放时间长,市场需求量大。向双华通过科学管理和灵活经营,取得了可喜的利润。
循环经济降低成本。为全面降低养殖成本,向双华探索多元化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力争把所有养殖、种植资源要素“吃干榨尽”,初步形成了种养经济的“双循环”。养猪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污水、污物的处理,他通过外出学习探索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在养猪场粪便排放处修建沼气池,通过发酵形成沼气,沼气净化后用于生产生活供应;沼渣与秸秆混合后发酵,生产成有机肥料,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为茶叶、玉米种植节省了肥料。同时,针对沼气池过滤后的污水,专门建设了污水过滤池,经过消毒处理后,污水摇身一变成了液体有机肥,可以用于猕猴桃、蔬菜、瓜果喷灌。这样的循环利用,既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也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种植收益。近年来,向双华在猪场周围大面积种植玉米,秸秆作为肉牛饲料,玉米做成猪饲料,仅这两项就为他带来了一大笔收入。
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向双华在非洲猪瘟带来的冲击下出现了亏损,开始思考如何适应市场需求,降低养殖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发展养猪产业初期,市场猪肉价格较高、利润空间较大,但养殖技术不行、猪瘟发生频繁,一年到头实现盈亏相抵,赚个劳务费。随着向双华对养殖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猪价格回落,他就尝试养能繁母猪,猪仔实现“自繁自养”,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向双华还探索在养猪场周边种植猕猴桃、林果、蔬菜,充分挖掘资源,流转周边闲置土地种植玉米、大豆等,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种粮补助、产业奖补增加一部分收入。通过多品种、多元化的种养结合,进一步稀释了养殖风险,有效增强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抱团发展一起致富。猪周期带来的价格波动造成影响时,规模养殖主体在资金周转和风险管控方面的能力要强于散养户。向双华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周边养殖业共同发展。他牵头成立了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有志于养殖事业发展的业主统一集中在专业合作社之中,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提高养殖产品销售价格的话语权,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在双坪村党支部的引领下,2021年汉阴县双坪村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社,现吸纳本镇及相邻镇57户养殖业主踊跃加入。合作社围绕猪、牛、羊、禽养殖良种引进及种苗供应、饲料兽药产品供应、猪人工授精商品精液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入社社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仅专业合作社种公猪为周边养殖户提供猪人工授精配种服务5000头(次),服务范围辐射到相邻的西乡、镇巴、紫阳,每年仅饲料兽药产品供给获利10万余元。目前,合作社在双坪区域发展的社员家庭农场达21户,市级农业园区2家,实现养殖户均增收3万余元。
二、成效与反响
如今,向双华创办的双兴家庭农场,建成标准化圈舍4栋2200余㎡,存栏能繁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含仔猪)2000余头,种植茶叶、玉米各60亩、猕猴桃30亩、其它林果10亩、蔬菜5亩,成为我县南部山区名符其实的千头规模养殖场,向双华连续几年实现养殖纯收入60万元以上。今年,汉阴县汉阳镇双兴养殖家庭农场成功入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为区域内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按规划要求,继续扩大园区规模,采取以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坚持走“联合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建成集生猪、牛羊、生态鸡养殖、渔业养殖、食用菌种植为一体的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生态园区。
三、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紧扣市场、经营思维,是保障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村产业发展多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规模小,没有品牌和销售渠道,市场信息不畅,农户存在生产盲目性,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指导生产计划。笔者认为,要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基础,村级组织搭台,村集体唱戏,致富带头人为主角,党员、创业群体齐参与,汇聚起发展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积极创新经营模式,用现代经营理念发展村集体产业,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村集体+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等方式,用市场眼光,经营思维,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例如向双华针对养猪产业存在周期性现状,通过长短结合的方式,发展养猪产业,配套种植茶叶、猕猴桃、玉米等经济作物,补充发展腊肉、猪饲料以及水果、蔬菜等“短、平、快”产业,加快资金回笼,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启示二:多元发展、循环利用,是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代”,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工资上涨,直接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不高,很难使生产成本降低,而农产品价格的涨幅却很小,市场风险大、农民收益低。目前,农村种养经济品种单一,产业链条存在收益不高、风险性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面对产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弱的现实问题,要大力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循环经济,通过提升产品种类多样性,不断增强市场风险的抵抗力;通过不同产业之间资源相互利用,进一步降低各方面经营成本,促进种养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以向双华为例,其在发展养殖产业的实践过程中,由原来单一的生猪养殖逐步探索发展形成多元化的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将畜禽养殖废弃物就近就地用于农用有机肥的资源再利用,使其种养业各环节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大幅降低了种养成本,提高了种养收益,减少了农村养殖面源污染。养猪场的排泄物可作为玉米、茶叶、猕猴桃园的有机肥,种植的玉米又可作为猪饲料,养猪成本大幅降低,茶园、果园的肥料无需成本。
四、思考与建议
发展种养业有一定风险,特别是市场风险很大。市场价格高,收入可观、种养殖户高兴;市场价格低,有时候连成本都“打水漂”。针对大多数村集体、农户普遍存在市场导向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种养技术经验缺乏、经营风险较大、发展成本较高等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注重典型引路。发挥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作用,让群众在致富能人的典型引导下,学习有方向,致富有目标。
二要引导“抱团”发展。创新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以能人大户带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带头人”作用,共同做大“蛋糕”。
三要培育引进带头人。农村不仅需要懂农业,更需要善管理、懂市场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吸引有市场经验的返乡人员,发挥“能人”的作用,确保其能够长久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服务。
四要培育产业联合社。支持同业或产业密切关联的农民合作社成立联合社,采取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等方式,发展经营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带动能力强的地方特色产业。例如,将双坪区域茶厂进行市场化运营,笔架、双坪、磨坝三村成立茶叶联合社。
五要规范合作社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社竞争力。加大支持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强合作社的市场主体活力。
上一篇: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 | 产业兴旺 关键在人[ 09-15 ]
下一篇: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浅谈长红村产业发…[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