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浅谈长红村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九大后,汉阴县委县政府特制定《汉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红村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长红村基础条件薄弱、交通条件落后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长红村的发展和一些发展先进的村、镇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差距甚远,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了加快长红村产业发展步伐,更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村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运用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意见等方式,围绕长红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现存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全面调研,并就长红村未来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浅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长红村基本情况。
长红村地处巴山北麓,汉江南岸,距离汉阴县城80公里,村域面积13.89平方公里,西与石泉县毗邻,南与双坪、西乡接壤,东与漩涡镇相连。常住人口419户1403人,移民搬迁户108户,其中18~60岁人口819人,占总人口58%。脱贫户313户1107人,贫困发生率78.9%,村域内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是个不折不扣的深度贫困村。
二、村级产业发展现状。
(一)传统耕种业不断优化。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长红村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思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进“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2022年复合套种共落实273.5亩。
(二)特色种植业初具规模。长红村依托汉江南麓山地的天然地理优势,紧紧围绕“三个一”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目前,建有茶园1020亩,明年预计产生效益;建有羊肚菌生产大棚一个,面积5亩;私人承栽魔芋220亩。
(三)个体养殖业逐步壮大。在县、镇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下,长红村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养殖业,增加收入。目前,全村共有鱼500余尾,蜜蜂100余箱,牛羊百余头,生猪100来头。
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一)村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较大部分村民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情况,村民对乡村产业发展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户家中的确缺乏劳动力;二是缺乏培训,没有掌握专业的养殖技术;三是农户自身没有树立起发展的主体意识。另外,农村种植业产量低、效益差、成本高、收入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二)乡村产业发展的质量普遍不高。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农产品缺乏精品、缺乏特色、缺乏品牌的情况,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基本为0,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附加值低,只能凭借农产品自身价值销售。
(三)产业发展的群体趋向老龄化。由于种地成本高、收益低、劳作辛苦,难以致富,甚至种地所得收入还不足以家庭开支,所以很多农民不再将种地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离开了家乡外出务工。根据我在长红村这段时间的观察,在田间劳作的人员普遍在60岁以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长红村18—60岁的819人,外出务工人数501人,比例高达61%,剩下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和进城陪读的妇女,村里几乎已经没有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虽然仍怀着对土地的感情在耕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下降,种粮的精细化程度也不如以前。
(四)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发性风险增多。近些年,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发生了很多的突发风险。2020年非洲猪瘟使得生猪数量锐减,猪肉价格上升,但2021年由于市场饱和,猪肉价格又大幅度下跌,导致很多养殖农户高价买低价卖,鸡、牛、羊养殖业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长红村地处山脚,近两年生态环境发展比较好,导致野猪泛滥,很多野猪从山上跑到了山下,对农户的庄稼大肆损毁,农民的损失惨重。
(五)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一是由长红村的地势地貌决定的,长红村山大沟深、地势崎岖,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土地也多是坡地,很少有成片的、土质肥沃的土地;二是由于村民多数都是家庭式耕种、个体户养殖,无论从人力、财力、精力上来说,都很难承担大规模的种养业。
(六)产业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一是由于村民依然采用的古老的粗放式耕作,农作物产量低。二是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农业生产工具现代化不足,主要依靠人力,生产效益比较低。三是养殖业主要是农民自发进行的家庭式养殖,养殖规模不大,养殖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导致养殖成本高、效益低。
四、未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要发展,关键还在于群众自身,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讲好身边的致富故事,树立先锋榜样,增强文化感染和氛围渲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二是要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好产业奖补、一次性种粮补贴、创业贷款等多项惠农政策,用政策红利来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二)争取项目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作为村领导班子,一是要积极向上级政府汇报,充分发掘本村产业优势,向财政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成立股份合作社,让群众以股民的形式参与集资;三是要吸纳社会资本,引导动员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下乡投资,利用政策红利吸引优秀年轻人返乡创业;四是要优化资金配比,按照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资金投入分配,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以此来达到收益最大化。
(三)强化人才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一是定期组织开展“送技下乡”活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聘请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到镇、到村开展农业知识技能培训活动,为村民讲解魔芋种植、渔业养殖、蜜蜂养殖、普通经济作物等多种专业农技知识;二是组织“交流考察”活动,可以组织村民到具有先进经验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比如到紫阳学习茶园管护、茶叶加工技术,到平利学习蜜蜂养殖、蜂蜜提取技术,到岚皋学习魔芋种植、加工技术等。
(四)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多种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长红村地理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经济。一是在耕种方面,可选用玉米+大豆、玉米+土豆、茶树+大豆等复合种植方式;二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对1020亩新老茶园加强管护,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加工技术,对茶叶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升茶叶附加值,打造品牌效应。三是在畜牧养殖方面,应充分利用山地、河道优势,发挥现有的养殖经验,鼓励村民积极发展渔业、蜜蜂养殖、牛羊畜牧业。打造按照适度规模、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村级产业,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优势,努力提高耕地或宜林荒山荒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效益。
(五)畅通销售渠道,解决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要让群众放心大胆地搞产业,就必须要解决农副产品的产销问题。一是推动农企联合,实现产销对接。政府和村委干部要时刻掌握市场行情、居民消费习惯,加强与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商户的合作,双方签订供销合同,切实保护农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二是推动电商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要抓住网络时代带来的红利,邀请专业的电商人士、直播带货网红、电商企业到村对村里的留守年轻人进行培训,培养一批紧跟时代潮流的电商储备人才,为后期销路的打开做好充分准备。
(六)完善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对于乡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入户路、灌溉设备、茶叶加工厂、羊肚菌大棚、烘干设备等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运输提供有利条件;二是要加强村级水、电、通讯等设施优化增强,为产品生产加工、电商发展创造条件。
上一篇: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 | 从向双华的发家致富看山村产业发展[ 09-14 ]
下一篇:师徒帮带“六个一”活动|汉阳镇交通村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