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汉阴县乡村振兴工作交流(四):铁佛寺镇

作者:佚名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3-07-17 09:22

  近年来,铁佛寺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出金融领域精准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让金融帮扶成为助力巩固衔接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引擎,推动铁佛寺镇金融精准帮扶工作走上便民、规范、有序的快车道。截至目前,铁佛支行累计建立脱贫户放贷档案896户,累计评级612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633笔2838万元;现存量扶贫贷款371笔,贷款金额1632万元,带动辖区内脱贫户356户,有力地支持了辖区脱贫人口创业就业及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户有效信贷需求全覆盖,有效申贷获得率 100%,目前,全镇小额信贷未发生逾期和不良贷款的情形。


  坚持三个强化,确保应贷尽贷

  坚持把金融帮扶作为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小额信贷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职责。组建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铁佛支行制定出台《金融精准扶贫行动方案》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小额信贷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实行镇领导对接辖区行长,各村支书对接客户经理,网格长对接信贷员,建立起“镇级指导、村银联动、分片包抓、网格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小额信贷沟通顺畅、衔接有序。二是强化研判,破难解忧。将金融帮扶列入全镇工作要点,定期召开专题会、推进会、会商研判会,加强督查调度,梳理汇总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时监测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进度、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工作正常有序。三是强化宣传,示范带动。深入开展金融政策“进机关、进村社、进农户”活动,大力宣传脱贫群众通过申请小额信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并在辖区各村中开展信用评级授信示范创建。截至目前,高峰村、双喜村即将建成县级示范金融服务点,微信银行共绑卡1933户,聚合支付签约171户,通过示范点、示范户激发带动脱贫群众通过小额信贷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


  管控三个环节,确保使用规范

  在开展小额信贷工作中,管控好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一是贷前精准评级授信。将社会诚信度、人均纯收入和家庭劳动力三项指标作为脱贫户评级授信的主要内容,实地调查发展需求、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按照“村级审核推荐、银行调查放贷”的程序,对评级授信进行公示公告,通过信用评级授信的,在信贷投放上实现优先准入、优先审批、优先投放的“三优先”原则。二是贷中合理优化流程。由镇农商行牵头,优化扶贫小额信贷申请、发放、贴息、投保等具体操作流程,既做到了“贷得出”“贷得快”又做到了“贷得准”“用得好”。三是贷后认真核查用途。督促指导辖区农商行、村委会对信贷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对贷前信誓旦旦,贷后改变用途的,迅速启动追缴。严禁骗贷、投机贷、人情贷,严防将信贷资金用于建房、购车等非生产性支出,确保脱贫户小额贷款用于产业发展。


  把好三个关口,确保资金安全

  通过严把“三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小额信贷资金使用安全,做到还得上、不逾期。一是严把诚信关。依托“双基联动”工作,在辖区各村广泛开展小额贷款政策宣传,向脱贫户讲清小额信贷目的意义、政策要求、贷款用途和有偿属性,引导树立诚信观念、信用意识和法规要求,对不符合银行征信要求的,一律不予发放贷款。二是严把风控关。一方面,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农商行在信贷发放、贷款管理等环节进行不定期督导,对即将到期的扶贫贷款提前3个月联系村干部进行催收,做到早预防、早提醒、早准备。另一方面用好风险补偿金政策,对不可抗力产业失败、突发意外死亡等意外情形实行专户管理,对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照小额信贷政策要求,实行政府和银行共担贷款风险。三是严把监督关。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信贷资金使用、流向的监测分析,强化贷后跟踪管理,定期回访监督,避免挤占挪用。按照时间节点,做好清退户、标注户、死亡户小额信贷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