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档案工作在全市作经验交流
4月25日上午,全市档案工作会在安康召开。汉阴县委办主任、县档案史志局长张晓斌以《强基提标夯基础 服务提档促发展》为题,交流汉阴县档案工作经验。
近年来,汉阴县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能职责,坚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不断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全县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管档案,推动档案工作一体化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成立县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县档案工作。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档案工作,研究解决档案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多次深入档案史志馆,现场协调解决新馆建设、人员紧缺等实际难题。县委将档案史志馆纳入县委办一体管理、一体考核,有力推进局办一体、局馆融合、馆局联动、高效运转,共同推动全县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标建设,推动档案工作高效化
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想尽一切办法,着力改善县档案史志馆基础设施条件。严格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先后投入3000万元,在县城中心位置,高标准建设了4791㎡的县综合档案馆,并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用,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严格落实档案馆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三位一体”档案安全防范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围绕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筑牢“六大防线”,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强化业务技能,持续开展“岗位业务技能大练兵”,通过“师徒帮带”组织档案干部在实际操作中对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等业务知识查漏补缺;常态化组织举办档案工作培训班,2023年先后举办各类档案培训4场次,实地培训镇、村业务干部80余人次,档案业务人员300余人次。
坚持数据赋能,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化
充分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征编档案资源。严格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存储数据化”的要求,采取纸质、电子“双套制”移交方式,对各单位档案进行有序全面接收,确保进馆档案规范整理、系统完备,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10个镇、16个行业部门8.8万件、200余万页脱贫攻坚专题档案数字化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动态调整档案权责清单事项6项并向社会公布。扎实开展“收集归档月”活动,每年3月对照要求全面收集整理上年度各类档案资料,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规范整理、集中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安全;积极开展档案鉴定、开放、解密,编制馆藏涉密档案目录,逐步提升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水平。2023年,接待查档服务对象3000余人次,提供查阅近1万卷(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