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老年教育之根 开银龄新风之花 ——关于推进老年大学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安康老年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巩固全省示范老年大学创建成果,争创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总体目标,通过“五化”途径,务实推动各项工作创优提质、落地见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全省示范老年大学”“全省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动宣传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立校政治化
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建为统领,成立临时党支部10个,把党组织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班级和团队,构建机关党建与离退休干部党建共创共赢共享新格局。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制定临时党支部工作册,以支部为统领,发挥老同志老党员在教学活动组织、学员服务管理、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起班级(团队)通讯员队伍,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促、作风纪律联抓,着力把老年大学教学活动打造成老同志政治思想建设的主阵地。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征文活动和“争当银龄先锋、点亮幸福安康”抖音短视频评选、优秀群众宣讲作品推荐评选等主题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校园信息化
上线启用网上报名系统及数字校园信息系统,实现学员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报名选课,学校通过一个平台就可实现教务教学全方位管理。在全校范围实施无线网覆盖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实施多功能教学音响设备工程,为所有教室配备多功能教学音响、无线话筒功放机,在教室安装智慧黑板,将传统教室转化为智慧教室,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依托系主任、志愿者深入班级开展智慧助老普及活动,持续推广“五微两号一平台”智能学习终端。依托校园网络和多功能教学设备,录制热点专业精品课程,构建一体化直录播共享系统,实现线上教学场景化、教学进度同步化、学习效果高效化。举办教师、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培训,加深全校师生对智慧校园的认知了解。
阵地规范化
对教学和社团活动场地进行了改造提升,改造设立隔音教室,安装智慧黑板、蓝牙音响、挂画器滑道等教学设施,添置电钢琴、古筝等教学设备,升级教学电脑软硬件,提升优化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开办8个系、41个专业、100多个教学班,有学员6000余人次。建立老同志通讯员队伍,出台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微信QQ群管理办法,建成了校园广播站,在《金秋》杂志推出专栏介绍特色专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宣传信息先进单位,为全市老年教育树立了品牌示范作用。出台《安康老年大学教师管理办法》,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检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师教学内容既要树牢政治性、时效性,又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系主任不定期召开碰头会,指导教师结合思政课学习内容优化课程内容。联合秦巴地区7所老年大学开展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展、游学康养共促战略合作,形成了共同建立秦巴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共同举办“红色秦巴老年艺术节”,深入挖掘安康红色地标和富硒资源等特色,积极探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路径,努力打造“幸福安康”老年游学养品牌。从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科学素养等需求出发,设置了后期制作、智能手机、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茶艺、中医养生、太极拳、古筝、二胡,电钢琴、国标舞等专业,举办“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慧生活”公开课和“管好自己的钱袋子”防骗知识讲座。
市县一体化
按照“提质、扩面”的工作思路,推动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加强对县区老年教育的业务指导。树立市县两级老年教育事业一盘棋工作理念,使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出台《校领导联系指导县区老年大学工作制度》,2名校领导分别联系10个县区,开展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动工作的业务指导。自2021年全省首批示范评审以来,指导全市各县区积极开展全省示范创建工作,岚皋老年大学、镇坪老年大学被评为全省示范老年大学,旬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全省示范老干部活动中心。搭建市本级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结合中心城区老年教育发展实际,先后批准设立安康老年大学群艺馆分校、江南分校、江北分校、育才路分校和育才路教学点,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学习和活动需求,有效破解了安康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的问题。制定印发《安康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和考核办法,推动形成具有安康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活动常态化
成立老干部团队13个、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和慈善分会各1个,吸纳离退休干部志愿者1500多人。引导老同志在捐款义演、乡村振兴、科学宣讲、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10人次入选全市“银发人才”专家库和老干部宣讲团。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场次以上,太极队“太极四进”活动、南苑艺术团、朗诵协会、走进敬老院系列慰问演出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采取校领导包联团队、班级宣讲、校园广播“课间十分钟思政课”和主题展演、集中研讨等形式,组织宣讲会20余场次、专题研讨会30余场次、主题党日活动50余场次、撰写心得体会800多篇。在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开设专栏5个,报道各类信息200多条,全面展示了广大老同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逐步形成了“红红火火安康年摄影展”、老干部乐团“民乐进校园”每周走进汉滨小学等一批群众满意、社会赞许、政府认可的响亮品牌。支持团队和班级建立相对稳定、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先后在藏一角博物馆、军休老年大学、子午银滩、安康博物馆等处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为实现老同志围绕中心服务社会发展大局贡献了力量。
(作者章韧系安康老年大学副校长,梁丽娜系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团活动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