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双河口老街进行修缮及保护的建议
名称 | 关于对双河口老街进行修缮及保护的建议 | ||||||
办理部门 | 县文广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李东升 | 签发日期 | 2024-07-16 | 发布日期 | 2024-07-17 | 类别 | B |
正文 |
杨小芳代表提出的对双河口老街进行修缮及保护的建议。 |
||||||
回复 |
近年,我县始终坚持“全面控制、重点保护、修旧如旧”的方针,加大对双河口老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对双河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提升及重点核心保护做了全面的规划,控制各项建设,防止破坏传统风貌,加强环境整治,重点加强原有民房、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修缮,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聘请专家先后编制完成《双河口古镇保护性规划》《双河口古镇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对古镇的旅游、交通、布局、空间、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对用地布局、道路框架、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优化。同时采取逐步整治的方式,以“居民利益为中心”,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着力修复古民居、古建筑,提升古镇风貌与魅力。不断完善“政府控制、市场主导、保护优先”的规章体系,制订了《汉阴县双河口古镇景区制度汇编》等一系列日常管理保护制度,确保古镇保护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围绕古镇基础,抓硬件设施建设。自2013年以来,我县为全力打造好双河口古镇景区,投资2.3亿元,建成了县城至双河口古镇旅游二级公路24公里,并开通我县首条旅游公交专线。先后筹集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了双河口老街修复、新街房屋仿古包装,新建了古镇大门、游客接待中心、景观桥、古镇戏楼、观景长廊、景区公厕、街区道路提升及雨污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古镇街区商业配套设施项目,同时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注重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古民居2000余平方米,完成双溪寺等修缮等工程。 二是围绕持续发展,抓古镇品质提升。2022年以来,按照汉阴县生态旅游发展和双河口古镇景区建设实际,我县全面挖掘双河口古镇红色文化、驿站文化和农耕文化,以“古韵体验、乡村康养、红色旅游、茶马古道”四个小镇的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着眼长远,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全面启动了双河口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围绕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围绕景区基础设施、核心景观、风貌环境、游览体验、安全环卫、人文资源、旅游服务等景区品质提升要求,明确古镇建设和提升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清单,举全县之力,夯实县镇及部门创建任务和责任,倒排工期,全面推进。目前古镇景区创建硬件设施(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已基本达标,软件提升和服务保障(创建体系、管理机制、景区业态、服务能力等)已基本到位,4月份省厅专家组已经对古镇的创建进行了指导。 三是围绕文旅融合,抓活动业态引流。近年来,双河口古镇景区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紧盯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围绕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目标,全力做好景区业态培育发展和景区文旅活动引流,不断强化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主体招商、培育。节假日培育店铺相继开业运营,带动本地及周边群众自主经营各类摊点,群众对古镇旅游发展信心不断提升,目前已在古镇景区培育餐饮、民宿、娱乐、体验、观光、康养等各类业态30余个。建成古镇花田里农旅观光园、红色文化广场等一批景观景点,围绕红色历史资源和研学旅游,投资2000余万元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军事拓展训练基地正在全面建设。同时我局为做好古镇持续发展,对上争取2024年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用于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不断组织开展系列文旅活动,带动景区内产业联动,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发展,一个集文化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文旅小镇已具雏形。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展自身行业优势,继续坚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做好景区核心——双河口老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双河口古镇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建好景区设施、提炼文化传统、加强宣传引流、加强项目争取、讲好古镇故事、提升景区品质、强化旅游服务,提升接待能力,全面做好双河口古镇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助力汉阴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次感谢杨小芳代表长期以来对我县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