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名称 |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教体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吴路平 | 签发日期 | 2024-07-15 | 发布日期 | 2024-07-22 | 类别 | A |
正文 |
刘昌慧等4位委员: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
||||||
回复 |
一、基本情况 2021年8月,我县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县级层面的心理健康和家长学校建设指导中心,出台了《汉阴县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意见》《汉阴县家长学校建设意见》《汉阴县中小学心理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积极探索推行“2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双线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2023年印发《关于明确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通知》,明确15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以初、高中为主,小学、幼儿园实行包片全覆盖。县局统一运用,核定工作总量,完善职能职责,优化考核办法,达到“专人专岗、专职专责”,为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积极探索符合县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制定“双目标”,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基于汉阴县乡村学生比重较大,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较多等客观实际,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亲子关系、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困惑为宗旨,坚持事前预防和解决问题双管齐下,确保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一是坚持预防发展为主。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心理游戏、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印发《汉阴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以互动和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班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期至少要开展4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或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全体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做到全员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坚持问题解决为要。指导各学校在开学初制定符合校情的危机干预预案,面向全体中小学开展重点关注人群心理问题排查工作,建立全县预警台账,加强对严重心理障碍与心理危机高危学生的有效监控与疏导,建立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研判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与应对能力。针对中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个别心理障碍问题,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及时进行干预解决并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精神卫生中心,确保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早康复。 三、发挥课堂教学效能,实施骨干培育工程 一是开展汉阴县心理健康教师“城乡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通过评课、赛课,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堂主阵地功能,以课堂把脉、课程研讨、课例分析、研讨讲座等形式,夯实全县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提高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二是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师骨干体系,指导各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日常研修的必修内容,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咨询辅导、危机干预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组织开展汉阴县首届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通过评赛促进全体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提升。 四、启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程,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创新探索“心理+德育+X”的融合路径,借助共青团、少先队等外部力量,县教体局、团县委与清华大学研团共同组织“云班会”活动。通过“阳光心灵、与你同行”心理健康大展演、“萤火虫家校共育”公益性项目等新形式,引导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打通心理健康教育“最后一米”。创新实施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新渠道,搭建家校联系新平台。举办汉阴县首届家庭教育微视频征集等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正能量,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 下一步,汉阴县教体局将要求各校(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设备购置、教师培训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安排。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全力打造汉阴县心理健康和家长学校的新品牌,发挥心理健康和家校共育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工作中的作用,助推全县心理健康和家长学校工作的长效和深远发展。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