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提案
名称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教体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吴路平 | 签发日期 | 2024-07-15 | 发布日期 | 2024-07-22 | 类别 | A |
正文 | 韩丹等委员: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提案。 | ||||||
回复 |
近年来,县教体局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普法规划,紧扣“八五”普法目标,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始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全面普及宪法基本常识,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网络建设。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 (一)融入课程标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等。”全县中小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二)强化课程管理。按照《汉阴县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指导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法治教育相关内容,确保每班每周不少于2课时。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内容,在安全、环境保护、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治教育内容。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以互动和体验为主的法治教育课,以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为重点,整体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养成遵纪守法行为习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拓展宣传阵地。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载体,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法治教育课、手抄报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三生”教育和案例式、情境式等符合未成年人认知特征的普法教育。立足课堂普法活动。推进网络教育,开发网络教育课程,制作法治教育精品课件、视频。利用班会课、思想政治课、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让法治教育入脑入心。 (二)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法治教育空间,坚持每学期开展1次“法治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采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讲故事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巩固拓展实验小学“红领巾法学院”典型做法,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把法治教育理念有机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三)创新实践载体。积极探索学校法治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制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结合德育等课程和法治专题教育的要求,了解立法的民主过程,开展案例教学、观看法治教育影视片、组织模拟法庭、旁听司法审判,参观少管所,增强法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联系,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场地和资源。 三、推动形成育人合力,构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一)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建立部门联合参与、学校具体实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协调县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指导各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普法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配合妇联、公检法等部门有针对性开展“一号检察建议”各项工作,《防范校园欺凌》防诈骗专题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加强法治教育和自我保护工作。加强与司法、公安部门协作,选择适合青少年参观普法教育机构和设施,开辟中小学法治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开放,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务。支持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每学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教育不少于2次。鼓励各校加强与消防队、交警队、派出所等单位联系,开展“交通安全讲座”“消防体验”“模拟法庭”等主题活动。 (二)家校合育共促成长。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认识欺凌和暴力的危害和法律责任,树立主动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家校合育,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QQ群、《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与方式,引导家长加强监管,筑起未成年人保护第一道防线。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法治汉阴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