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阴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xzfgzbmzfb-GK-2025-0967 发布日期: 2025-03-14 14:39
来源: 县财政局
内容概述: 关于汉阴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分享:


2025年2月26日在汉阴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汉阴县财政局局长 李 鹏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汉阴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县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标深化“三个年”活动安排,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提振保障信心,提升保障能力,以财政运行之“稳”促经济发展之“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建设锦绣汉阴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1653万元,占预算调整数48943万元的105.54 %,其中:税务部门完成30380万元,占预算调整数32950万元的92.2 %;财政部门完成8336万元,占预算调整数4263万元的195.54 %;自然资源部门完成11006万元,占预算调整数1亿元的110.06 %;住建部门完成1243万元,占预算调整数1200万元的103.58 %;水利部门完成336万元,占预算调整数280万元的120 %;林业部门完成352万元,占预算调整数250万元的140.8 %。

  (二)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699万元(其中:镇级收入1823万元),占年初预算数16400万元的101.82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32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12030万元的85.84%;非税收入完成6373万元,占年初预算数4370万元的145.84 %。税收与非税占比为62:38(具体情况见表一)。

  2、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000万元,占年初预算数280000万元的101.79 %,占预算调整数285000万元的100 %。其财政收入构成为: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9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0326万元,非税收入6373万元),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3576万元,上级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专项资金)11597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9500万元,调入资金4598万元,动用上年结转资金19047万元,减上解支出4393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一)。

  3、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5000万元,占年初预算数280000万元的101.79 %,占预算调整数285000万元的100 %,比2023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000万元减支6000万元,同比下降2.06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460 万元,国防与公共安全支出8899万元,教育支出6573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9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75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50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04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903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374万元,农林水支出59353 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215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45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7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220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12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5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90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4400万元,其他支出491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二)。

  2024年,全县民生支出238500万元,占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7%。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077.27万元,比上年1081.79万元减少4.52万元,同比下降0.4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1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9万元,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799.86万元,比上年811.81万元减少11.95万元,同比下降1.47%;公务接待费支出263.92万元,比上年269.98万元减少6.06万元,同比下降2.24%。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000万元,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5000万元,收支平衡。

  (三)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部门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县本级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县本级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7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14700万元的101.2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71 万元,占年初预算数10554万元的85.95 %,非税收入完成5805 万元,占年初预算数4146万元的140.01%。

  2、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4352万元,占年初预算数258000万元的94.71%,占预算调整数263000万元的92.91 %。其财政收入构成为:县本级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7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9071万元,非税收入5805万元),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23576万元,上级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597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9500万元,调入资金4598万元,动用上年结转资金19047万元,减补助镇级支出38825万元,减上解支出4393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三)。

  3、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24年,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4352万元,占年初预算数258000万元的94.71%,占预算调整数263000万元的92.91%(具体情况见表四)。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7401万元,占年初预算数37500万元的153.07%,占预算调整数47200万元的121.61%。其中:县本级基金收入13668万元,上级补助基金收入10951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28831万元,调入资金3951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五)。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3772万元,占年初预算数37500万元的143.39 %,占预算调整数47200万元的113.92 %。其中:县本级基金支出8710万元,上级补助基金支出3336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支出28831万元,专项债券还本付息支出1289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629万元,加上年结余5188万元,年末累计结余8817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五)。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175.81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8.81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16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49.26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支出8.814万元,动用上年结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支出1940.45万元,调入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00万元,年末累计结余2226.55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六)。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480.44万元,支出36623.89万元,当年收支结余2856.55万元,加上年结余35366.31万元,年末累计结余38222.86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457.96万元,支出24088.98万元,当年收支结余368.98万元,加上年结余1489.86万元,年末累计结余1858.8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022.48万元,支出12534.9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2487.57万元,加上年结余33876.45万元,年末累计结余36364.02万元(具体情况见表七至表九)。

  (七)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2024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下达我县政府性债券资金62638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资金9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8831万元,新增再融资债券资金24307万元。比2023年政府债券资金94049万元减少31411万元,下降33.4 %。按上级文件规定,新增一般债券资金9500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8831万元,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再融资债券资金24307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和置换政府隐性债务。2024年政府法定债务还本付息共计34011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偿还17946万元,自行偿还16065万元。

  当前全县财政收支决算工作和省对县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将会有所变化,待决算会审编制完成后,届时再按程序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二、202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成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收支压力,县财政部门主动作为、难中求成,全力稳收支、保发展、保民生、优治理、防风险、强监管,为全县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支撑。

  (一)加强财源管理,实现收入稳中有进。一是强化收入征管。财政部门充分发挥组织收入的牵头作用,建立财税及征管部门“月碰头”工作机制,科学研判收入形势,横向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纵向加强省市县联动,全力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99万元,其中税收完成10326万元,同比增长13.8%,位列全市第一。二是积极培植财源。在大力培育工商骨干财源、农业基础财源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五大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拓宽财源渠道,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三是加大资金争取。2024年共争取到位中省市各类资金273500万元,争取到位各类政府债券资金62638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资金9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8831万元,新增再融资债券资金24307万元。所有资金聚沙成塔,全面提升了保障能力。

  (二)强化资金统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严格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相关要求,制定印发《关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做好节约开支工作的通知》,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全力保障关键领域、民生事业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当年民生支出完成2385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7%。节能环保支出19033万元,同比增长48.32%;城乡社区支出10374万元,同比增长9.4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755万元,同比增长4.07%。累计安排项目前期费用676万元,用于全县项目前期申报及各项基础准备工作。调度资金13842万元,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各项要素保障工作。筹措资金14562万元,及时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和解决园区入驻企业各类突发问题。整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19028万元,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资金250万元,争取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730万元,用于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化财政衔接资金绩效管理季度点评,进一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绩效管理水平,积极整合各级衔接资金2.04亿元,聚力支持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千万工程”示范创建,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考核荣获“七连优”。

  (三)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保障教育经费65730万元,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均衡。二是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统筹资金12300万元全力支持医共体建设、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公共卫生管理等卫生健康事业,“一老一小”的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三是支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5755万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四是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累计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2700万元,兜牢民生底线,有效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高效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精准足额发放53项惠农资金27380万元,不折不扣地把党的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五是村组织及村干部待遇保障到位。按照上级政策逐步提高村级补助标准,保障了镇村组织的正常运转,调动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扛牢监管主责,防范化解运行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在财力及库款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三保”支出14.48亿元,确保全县人员、运转、民生配套足额落实。树牢底线思维,扛牢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制定出台《汉阴县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办法》,依法举债、科学举债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按照“去存量、控增量、严管理、防风险”的要求,全面加强债务化解和风险防控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年共偿还各类债务本息4.4771亿元。抢抓隐性债务置换政策机遇,成功置换隐性债务6361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政府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既牢牢守住了债务风险底线,维护了政府公信力,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健康可持续的债务空间。严格落实财会监督“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好监督主责,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及十六届县委第五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查找、认真整改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粮食购销领域存在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财会监督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五)深化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全面优化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年完成政府采购备案计划942笔,备案金额4.23亿元,实际采购金额3.98亿元,采购节支率达5.78%;评审项目812个,评审项目预算总金额16.92亿元,审增资金0.072亿元,审减资金2.342亿元,审减率达13.84%。持续加强国资国企管理,推行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通过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处置,激活闲置、低效资产价值;归集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54处,价值4089.32万元,注资到乡村振兴集团及子公司,壮大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依法依规公开处置闲置房产2处,竞价拍得355.5万元,有效促进财政增收;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构建“4+N”国企架构,成功组建汉阴县智融大数据集团公司,全力支持全县数字经济发展;聚焦五大产业链,深耕园区经济、乡村振兴、文旅交通、数字经济、新型城镇、新能源六大业务板块,积极探索“党建+经营”模式,切实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50.3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纳税2560万元;持续修订完善国资监管、科学考核、党建指导、包联帮扶等系列办法制度,促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财政工作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回落,财政运行趋紧;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执行约束不够严格,绩效管理质效有待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债务管理压力增大,财政在惠民生等方面的投入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2025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要求,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二)预期目标

  ——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完成5.43亿元;

  ——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1.76亿元,同口径增长5%以上;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计划完成28.2亿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计划完成4.9亿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计划完成2436.55万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完成4.16亿元,支出计划完成3.91亿元,当年实现收支略有结余,风险可控。

  (三)预算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全面完整,应编尽编。坚持量入为出,编准编细支出预算,严控代编预算规模,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完整性、规范性。

  2、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常态化思维,优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强化刚性支出预算,集中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的落实。

  3、强化统筹,注重绩效。牢固树立绩效理念,完善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2025年财政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一)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计划

  202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54300万元,其中:税务部门33670万元,财政部门4500万元,自然资源部门14400万元,住建部门1200万元,水利部门280万元,林业部门250万元。

  (二)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2025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7600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15900万元,镇级收入1700万元),同口径增长5%以上,其中:税务部门12800万元,财政部门3950万元,住建部门600万元,水利部门100万元,林业部门150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是:税收收入12800万元,非税收入4800万元。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省对县转移支付有关政策规定,经测算,2025年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财力计划为282000万元,其中: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7600万元,计划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3918万元,计划争取上级预算内下达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0000万元,计划争取一般债券收入8000万元,暂列调入资金16875万元,上解支出4393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258300万元,镇级财力23700万元(其中:镇级收入1700万元,转补镇级22000万元)。

  2025年,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为282000万元,分项目支出为:①人员经费支出78577万元;②公用运转经费支出3711万元;③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69712万元;④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130000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十二)。

  (三)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部门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2025年,县本级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15900万元,同比增长8.16%。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是:税收收入11400万元,非税收入4500万元。

  2025年,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部门预算)支出计划258300万元。支出项目计划为:①人员经费支出66486万元;②公用运转经费支出1882万元;③县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59932万元;④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130000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十一至表十二)。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9000万元,其中:上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183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7000万元,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收入2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817万元。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49000万元,其中:上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183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7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20000万元,上年结余支出8817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十五)。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2436.55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1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万元,上年结余2226.55万元;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2436.55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十六)。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计划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按照统筹级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两项社会保险基金。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25355.76万元,支出计划24694.8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16262.33万元,支出计划14393.1万元。

  根据以上安排,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计划41618.09万元,总支出计划39087.9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预计结余2530.17万元,加上年结余38222.86万元,预计年末累计结余40753.03万元(具体情况见表十七至表十九)。

 五、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强征管、抓争取,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导向作用,加强协税护税,强化收入征管部门通力协作,在涉税信息共享、数据比对运用、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管理、新增税源培育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凝聚组织收入合力,挖潜收入增长后劲,着力培植可持续财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聚焦国家“两新”“两重”等领域,围绕五大重点产业链,争取一批有利于延链补链、联动带农、惠企惠民的大项目好项目,谋划布局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点项目,靠前发力,打好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的主动仗,使我县更多的项目能够挤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

  (二)抓支出、调结构,精准保障服务大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三保”底线,集中财力保障债务化解等刚性支出、高质量项目建设重点支出、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支出。围绕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试点县工作要求,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预算法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精准聚焦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大事要事,在统筹财政资源上适度加力,在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上提质增效,全面提振保障信心,提升保障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抓改革、强管理,治理效能更加高效。抢抓“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的改革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增强财政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落实财政政策和税费政策,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考核中获优。持续按照“六个一批”方式加大对全县闲置低效资产的盘活利用,依法依规处置资产,发挥资产最大效益。依托国企“4+N”架构,拓展国企经营范围,持续做强企业实现早升规多升规,做优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第二财政”作用。

  (四)强约束、重监管,防范化解运行风险。扛牢财会监督主责,严肃认真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领域财会监督专项整治和自查自纠工作,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提高财会监督实效。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财务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素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配合做好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预算初步审查、预算执行监督、预算绩效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监督等工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财政预算工作。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好债务风险化解和经济稳定发展,坚决严控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健全“借、用、管、还”相统一、约束有力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运用好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大化债力度,全力以赴完成法定债务偿还等各项任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各项深化改革措施,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勠力同心,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工作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建设锦绣汉阴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附件:汉阴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系列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