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镇四种理念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汉阴县平梁镇党委始终坚持“超前、实用、服务、发展”人才工作理念,通过“育、引、管、用”,着力打造一批专业技能高、带动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实现了人才建设、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坚持“超前”理念,“育”好人才。近年来,该镇坚持“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超前理念,不断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坚持人才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明确各单位、村主要负责人为人才工作责任人,每年预算1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培训和表彰奖励。充分利用板报、专栏、会议、政府网站等形式,广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及先进典型,在全镇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方式,强化培训。一方面是走下去集中培训。借助“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知识讲座、远程教育等形式和平台,通过到镇、村集中培训,院落、田间地头分散培训,开展蔬菜、花卉苗木、林果栽培、养殖等各类技术培训20余期5000余人次,举办餐饮、经营服务、电脑知识等培训6期1000余人次,选送农村优秀青年到县职教中心及外地职校培训100余人。第二方面是走出去重点培训。每年组织一批优秀的村干部和农村中青年技术人才“走出去”到农业产业发展快、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高、非公经济发展快的地区考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吸取营养,开拓创新理念。通过加强培训,全镇涌现出陈光翠、牛少军、钟弟高等一批种养能手和创业致富型人才。同时鼓励进修培训,积极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深造、申报职称,全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人数达到40%,1人达到了高级农艺师职称。至目前,全镇各类乡土人才达500余人,其中种植类60人、养殖类120人、工程技术类52人、经营管理类12人、运输业类230人,服务类31人,农业专业技术干部18人。
坚持“实用”理念,“引”好人才。该镇坚持“实用”理念,紧紧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为突出抓好烤烟、苗木花卉产业,我镇着重从优惠政策落实、服务指导上下功夫,坚持以心交友、以情揽才,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在产业发展上择优引进技术能手、经营管理型人才,不断充实壮大人才队伍。在烤烟产业发展上,通过县烟草局技术员搭桥,先后从旬阳县引进10余户种烟能手,从租地、居住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使全镇新增加了600余亩的种烟面积,带动了本镇群众种烟的积极性。在苗木花卉产业中,通过租地优惠政策和加强外围环境的协调,引进江苏绿景园林公司毛平在我镇投资2000万元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展销,引进吴延明、朋谊等种植大户种植苗木花卉200余亩。人才的引进,为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人才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强。
坚持“服务”理念,“管”好人才。在人才队伍管理上,该镇坚持“服务”理念,不断建立完善人才队伍档案,为广大人才提供服务平台。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等人才进行摸底登记,纳入服务管理范围,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做好日常人才信息库维护工作。借助人才队伍建设,全镇先后组建畜牧养殖、竹编、蚕桑、蔬菜、烤烟、苗木花卉、商贸、建筑等经济合作组织(协会)13个,参会成员达11000余人。同时建立了乡土人才超市,统一制作了便民服务卡,服务流程图,并挂牌公示,将乡土人才专家纳入镇便民服务大厅公示,统一管理,建立服务登记簿和服务跟踪回访制度,受到群众称赞。
坚持“发展”理念,“用”好人才。在人才使用上,该镇坚持“发展”理念,大力开展“三培双带”活动(即:把劳动致富能手、生产经营技术骨干、非公管理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非公经济管理人才,把生产经营技术骨干、乡土人才培养成村“三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人才引领经济发展和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通过加强人才建设,调动人才创业积极性,加快了全镇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近年来,我镇先后引进安康籍老板建成投资5000万元的安康市顺祥碳素有限公司,本镇能人大户钟弟高投资3000万元建成联合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务工能人黄又满在五爱村成立殿下岭好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开发铁瓦殿旅游资源。全镇企业总数达到15户,其中工业企业12户,规模以上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1008个,从业人员达2320人。同时以烤烟、苗木花卉为主的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种植能手陈光翠、兰宗喜、刘吉春等在棉丰、新河、长坝、兴隆等4个村建成2500亩的苗木花卉基地;成廷山、牛少军等50余户种烟大户在棉丰、高梁铺、二郎、清河村建成烤烟示范基地,带动发展烤烟3160亩,产烟叶60万斤,产值600余万元,烟税收入1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