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

第二届汉阴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康凤强事迹

索引号: 发布日期: 2013-08-15 20:28
来源: 县委宣传部
内容概述:
分享:

 

    康凤强,男,51岁,汉阴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康凤强是汉阴县第一个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生,县医院普外一科的金字招牌。他从医30年,他信守从医誓言,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以精湛的技术、犀利的手术刀救死扶伤无数。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带出了一个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
    在安康地区,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发病时病人上腹部绞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平常还要节制饮食,一不小心,胆囊炎就会发作。康凤强从医后就立志要掌握治疗胆囊结石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疾苦,2003年,他被县医院选派到西安空军医院进修学习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进修期间,他一方面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前辈同仁们学习手术的技巧,一有闲暇的时候,就操练外科基本功,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半年的进修学习他已基本掌握了腹腔镜技术,回院后他很快在县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已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2000余例,技术达到我市先进水平,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及好评,被他治愈的病友们称他为“胆囊结石的克星”。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是康主任一贯的工作作风,普外科重危病人多、急诊病人多、意外应急事务多。每当碰着弥留病人急救或突发事务时,无论是白日或是黑夜,无论是上班或是休息,总是随叫随到。2010年6月的一个夜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康主任从睡梦中惊醒,有车祸病人,需要急救。他飞快赶到手术室,病人肝脏破裂、出血3000多毫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影灯下,他沉着地为病人冲洗伤口、止血、修补肝脏,当东方第一缕阳光升起时,终于完成了手术,康主任带着胜利的微笑和护士一路把病人送到病房。
    古人有云: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而康主任就有着这样一颗善良的心。社会上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不怕没钱,就怕有病”,因为县医院住院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他们都非常希望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康主任经常对科室人员说:“农民的钱来之不易,有的要卖几担谷子才凑得来钱治病,我们要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用低价药,不必要的检查不做,要手术的早点安排。”经常做完手术,病人家属从内心感谢他,要他给红包、请他吃饭,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不仅用最好的医术为患者治疗,而且体现了最大的爱心。
    在普外科,他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爱护和帮助科室年轻的医生,开始当科主任时,科室医生少,经验不足,于是他主动安排自己值班,经常带年轻医生做手术。2011年的夏天,为一位胃癌患者做胃癌根治术,这种手术复杂,难度大,无影灯下手术刀、止血钳交替着,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打破着手术室的宁静,手术医生们高度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每一个剥离、止血、结扎、缝合的动作上,站立长达7个小时,中途那是一个马虎眼都不能打,对于一个49岁,站立那么长时间,又误了两餐的康主任,医护人员都敬佩不已,手术结束后,他匆匆回家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就立即又赶去了病房查看手术病人,查看完病人他又开始写手术记录,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
    他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被他带到科室管理和建设上。2010年,医院进一步完善分科,泌尿肛肠外科、乳腺外科从外一科独立出来,技术相对成熟的高级职称医生被悉数分走,只剩下康凤强一个人带领一批刚刚晋升的主治医生撑起大局。一时间,科室内普遍出现低靡情绪。见此,康凤强常常利用闲暇时间把大家召集起来座谈,征询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就在他这种乐观、敢闯敢拼精神的感召下,普外一科最终走出了低谷。
    “在医学上,没有进步就意味着退步。”这是康凤强对下级医生常常念及的一句话。他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待年轻医生严格要求,把近年来普外一科的年轻医生逐渐培养成技术骨干,并选派科室年轻的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外科的业务迅速发展和壮大,2008年,外一科被评为安康市重点专科,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开展了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左半肝叶切除术、门静脉高压断流术、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部分及大部分切除术、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肺叶切除术等,部分技术达到市级先进水平。
    作为一名科主任,他率先垂范,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尊老爱幼,面临科室医生少,手术多的情况,康主任总是对科室的同事们说“虽然我们辛苦,但同时我们也要体谅医院和领导的难处。”2011年,普外一科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时,医院在不论是在人力还是财力上都予了普外一科大力支持。在每年终评选先进时,他总是主动让给科室其它老同志和年轻人。
他妙用手术刀——割出健康道路,割出人生价值;活用止血钳——止住死亡道路,止住伤心泪滴。他不满足于已掌握的医疗技术,向更高、更精、更尖的医学领域进军,用手术刀描绘人生蓝图,使手术刀变为磁场,吸引更多病友向往汉阴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