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公益积小善 助人为乐成大爱

第二届汉阴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王家树事迹

索引号: 发布日期: 2013-08-15 20:56
来源: 县委宣传部
内容概述:
分享:

    

    王家树,男,62岁,汉阴县蒲溪镇公星村群众,曾获省级信得过个体户、市级文明个体户、资助办学先进个人。
    扶贫济困,修路助教,公益事业,抢险救灾……,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凝聚着他对家乡的浓浓之情,对党的拳拳之心,对人民的深深之爱。他就是“省级信得过个体户”、“市级文明个体户”、“资助办学先进个人”王家树。王家树,1950年12月出生,一位朴实的农民,一名优秀的餐饮经营老板。六十年来,王家树始终把与人为善,帮助他人当作一种人生乐事,做出许许多多的慈善之举,被大家誉为助人为乐,古道热肠的好同志。
    办好实业乐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王家树于九十年代初期到蒲溪镇发展餐饮。1997年在蒲溪集镇二期开发中以1350元/㎡的价格成功竞拍一块87㎡的地块,用于发展餐饮,成为全县的“地王”,在餐饮产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乡亲们,没有忘记这一方生他养他的故土,一直致力于乐捐助教,捐资修路筹公益事业。2005年蒲溪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工程,施工中受四邻边界困扰,阻力较大,且缺乏项目资金,工程进展缓慢,王家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细心地做好四邻边界的说服教育工作,并捐款3000元用于学校建设。王家树的善举阐释了尊师重教的美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为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7年,蒲溪镇党委、政府顺意民意,决定修建蒲溪月河大桥。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蒲溪镇决定采取“群众集一点,镇财政挤一点,上级要一点”的办法来筹措大桥建设资金。要修建月河大桥的信息着实让月河南北两岸的群众兴奋起来,但面对捐集资方案,群众又踌躇起来,捐集资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这时的王家树没有丝毫犹豫,又带头捐资3000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全镇捐资修建大桥的工作又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2008年7月全镇群众渴望已久,梦寐以求的蒲溪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富而帮困泽相邻。在王家树眼里,群众的生活都富裕了是他的愿望。1995年,适逢蒲溪大旱,河道枯竭,群众的生产生活出现了困难。王家树出资1500元,同村上干部选址,为村上打了一口20余米深的机井,及时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和灌溉困难。度过旱情后,又将这一口机井无偿交给村上保管使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王家树捐款1000元,送去了这位满头斑白银发老人的切切关爱。2012年6月,在蒲溪社区为居委会两位白血病患儿捐款现场,王家树的身影仍然出现在攒动的人群中。当这位老人在捐款箱中投进500元善款的时候,现场群众自发的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给王家树的,更是给他的爱心善举所感染的每一位热心肠的人。
    平而不凡释情怀。在王家树的店里,你总会看见一两个生涩的小厨打翻了盘子,放多了酱料。他们不是王家树看走了眼请的大把式,而是店内正在练手的学徒。王家树在一次进山收购香菇的偶然机会里,听闻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意欲学一门手艺出外谋生的打算夭折于家徒四壁、无法承担的学费时,当即表示愿意收留孩子在他的餐馆里跟他的厨子学手艺,并按正式员工的待遇发给其薪水。在他开餐馆的这些年陆续帮助这类困难人群14余人次。
    只要你去王家树的餐馆吃饭,定会看见一名身材娇小的姑娘充满激情的穿梭在人群中。她是蒲溪居委会段尚嘉的女儿—段环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使得到了发育年龄的环环身高仍比同龄人迟缓很多。周围人非议的眼神、同龄人询问的目光,无情的抹杀着环环开朗的天性,加之就业频频碰壁,环环越来越内向,致使一家人限于无限的苦闷与焦灼之中,并一度成为居委会的需要帮助的家庭之一。王家树在饭后听闻邻里谈论此事,当即决定让环环到他的饭馆里工作。段父得之这一喜讯,激动的拉着王家树的双手久久难以掩去双眼饱含的泪水。环环就业了,用她的话说:“我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孝顺父母,没有理由再自卑下去,这一切都是王伯赐予我的。。。”在工作中,无限欢悦的心情跳动在食客们的眼中,洋溢在环环的脸上,王家树笑了。
    王家树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做一种信念,当做一种心态。他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他是一名朴实的农民。他耐心、温和的心境,他热情、友善的心态,他真诚、真挚的善举,是令我们受到鼓舞和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