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第32期统计基础知识培训班有感
索引号: | 发布日期: | 2015-06-15 10:57 | |
来源: | 本站原创 | ||
内容概述: |
25年前学校毕业,就走上了统计岗位,不知不觉与统计相伴相随了二十五个春秋,也走过了人生的一大半路程。今年五月,有幸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第32期统计知识基础培训班,竟是我自离开学校以来首次学时最长、内容最系统的统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深感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此次培训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基地和河南省统计信息职业学院主办,河南省统计局具体承办。参加培训的有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吉林和四川五个省份不同市县的共180余名统计系统领导和业务干部。培训内容包括经济学概论、抽样调查方法及应用、统计学基础、EX实现、统计工作实务等课程,以及统计法基础、经济统计预测、实用领导艺术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等专题讲座。期间,培训班还组织全体学员参观了展示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艰苦奋斗伟大精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本期综合性培训既是一次全面系统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学习,也是一次不同地区统计同仁的大聚集。二十天的学习与交流,体现了国家统计局在新常态下,狠抓统计队伍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凝聚了培训机构及授课教员的辛勤与付出,促进了异地统计干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增强了同为天下统计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些,都将成为统计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新形势下构建服务型统计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统计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再次走进课堂,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求知若渴的青年时代。因为深知学习机会之难得,就倍加珍惜培训期间的每一堂讲座。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学习统计知识应是统计人终身的课题。听着一个个熟悉的统计概念和曾经运用自如的统计方法,如今却大多遗忘,竟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相去甚远。突然意识到自己于学习的懒惰和认识的肤浅。不由想起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一边参加社教一边跑企业调查,一路挥汗如雨的奔波,只为能拿出一篇运用成本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经营效益的调查报告,并享有调查报告形成后的那份成就和充实。随后的这么多年总是抱怨工作忙事务多,遂将统计理论束之高阁,无暇顾望,等到用的时候方感不能得心应手。的确,不学则罔,无为则殆。在统计手段日新月异,方法制度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如果每个统计干部仅仅满足于几个阿拉伯数字的加减乘除,不会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统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统计服务也只能是一句空谈。
――维护数据真实应是统计人不懈的追求。在学员交流期间,一些同志谈到了面对社会上的不解和质疑,甚至是对统计机构、统计人的调侃时内心承受的委屈和忍受的无奈,深受大家认同。类似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鲜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都会面对同样的尴尬。但是只要我们从基础工作入手规范统计管理,严格执行制度依法保障落实,共同维护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就尽到了一个统计人应尽的责任。正如一位学员所说“统计数据没有最准,但我们能够通过努力让他变得更准”。讲得特别好,追求数据真实,统计人永远在路上……
――弘扬统计文化应是每个统计人该有的担当。统计文化是统计人的精神灵魂,也是统计工作的价值体现。大力弘扬“忠诚统计、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统计文化,是每个统计人应该有的担当,理应自觉当好践行者,展示统计人在社会上的新形象。
――统计改革创新应跟进大数据时代步伐。发达的信息资讯,催生大数据时代,使“大数据”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又一热议。培训学习期间,一位教员抛出“大数据时代将对统计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一问,思想良久无人作答。诚然,大数据的浪潮已然无法抵挡,其来势之凶猛,让人猝不及防,也无疑会对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理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深度开发并利用大数据,将大数据与政府统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统计制度覆盖面更广、统计结果更准、统计频率更快、统计内容更全等等,应是当下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