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强”激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活力
汉阴县在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中,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精准施策,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充分激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活力。
抓重点强指导,扩大“两个覆盖”。坚持规模以上企业抓巩固、规模以下企业抓拓展的思路,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一是灵活抓组建。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建立“拓展型”、“特设型”党组织等方式,达到应建尽建,党组织组建率达100%。二是扩大工作覆盖。从全县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中,选派30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每月至少深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4次,帮助解问题,指导规范党建工作。对于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下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积极发展党员等多种方式,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三是健全工作台账。与民政、税务等部门形成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县、镇两级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明确专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专门成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调研小组,定期调研,及时把握工作形式,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抓选派强培训,建强“两支队伍”。采取组织选派、加强培训、督查考核等方式,狠抓“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坚持选派并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的标准,采取内部民主选举、上级协调委派、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同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着重选派党性观念强、理论水平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党员教育培训、“双培养”工程,依托县委党校和两个党群服务中心,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年度计划中,增强“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强化督促管理。专门制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规范管理、考核评价、激励保障办法,与基层党建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推进、同考核管理,对发挥作用不明显的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进行教育或撤换。
抓载体强活力,发挥“两个作用”。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一是创新工作载体。以“双强六好”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同时,结合“民心党建”工程和“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创新开展党员“1+2+3”(1名党员联系2名骨干,帮助3名困难职工)联系服务活动,让党组织和党员树标杆、作表率。二是加强示范点打造。结合全县“一城三线”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六有”创建目标,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培育和创建,通过抓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了博元公司、中昌科技公司、盛发公司等10个非公企业示范点和长兴学校、康复托养中心、欣欣幼儿园等7个社会组织示范点,提升了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是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77家非公企业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对接帮扶40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30个,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实现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