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量化赋权”创新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新体制

作者:刘艳芹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1-16 08:46

  汉阴地处陕南腹地,属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近年来,为确保千家万户都能吃上安全放心水,在巩固提升建好硬件工程的同时,汉阴县不失时机开展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大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的最佳效益,实现了老百姓从“为水忧”到“有水吃”、再到“吃好水”的历史飞跃。

  针对过去供水工程难以全面覆盖分散偏远的单庄独户群众的状况,汉阴县按照“分批推进,逐村实施”的方式,用五年时间打通村镇供水“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一户都不能少”的预期目标。截至目前,在全县77个贫困村中,有52个村实现自来水全覆盖,4.9万群众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

  为确保村镇供水工程充分发挥设施效益,汉阴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程建后管理体制,出台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工作,以明晰产权和赋权释能为核心,通过确权、量权、赋权、活权,将工程所有权登记在县水利部门,管理权下放到镇人民政府,经营权采取民营水务公司租赁经营或村级供水协会负责管护,实现了三权分立各担其责,进一步盘活壮大了村镇供水工程国有资产,促进了政府从“管理经营者”转变为“监督服务者”,最终让广大群众成为建后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全县已成立8家供水公司,承包经营了43个农村供水水厂,占到全县集中式水厂的35.8%。同时,将供水管理与公益性岗位结合起来,统筹政府、公益组织、供水企业、供水协会四支力量,分别设置护水员、“御源军”、巡查员、水管员等岗位,每月发放600~1000元工资,让贫困群众成为兴水护水的主力军。

  为优化服务管理,汉阴在全省率先开创智慧水务实践新格局,为每个水厂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并实行统一联网运行监测。引入全自动制水水质水量控制系统、全自动加药系统、全自动水质消毒系统,全县120个水厂实现了管理无人值守、制水无人操作。同时开通智慧水务平台,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汉阴掌上水务”APP,就可以实时了解每日的用水情况,查询账单,在线报修报装,完成缴费续费等,用水更加透明,缴费更加方便,既为供水主体节省了运行管理成本,更大大提升了城乡群众的用水满意度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