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农林科技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3号建议的函
汉阴县农林科技局
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3号建议的函
张红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关心,特别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一、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截止2017年5月,全县累计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合作社261个,合作社覆盖全县10个镇107个村,其中77个贫困村,已有63个贫困村发展合作社132个,合作社经营范围涵盖畜禽养殖、粮油、蚕桑、茶叶、果蔬、药材、魔芋、食用菌、苗木花卉、竹编加工、农机服务等种养及加工服务行业。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合作社发展数量逐年攀升,呈现出合作领域拓宽、产业链条延长、资产规模扩大态势,有效的促进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加强合作社建设指导服务
近年来,县农林科技局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规定,高度重视合作社规范发展工作,认真履行指导和政策服务工作职责,坚持一边发展,一边规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
1、夯实合作社建设任务。我局自2012年起将合作社发展与建设工作纳入农业考核重点内容。一是明确由县农经站承担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与指导服务工作的工作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要求每年指导新发展合作社不少于10个,创建申报市级以上示范社不少于3个,向上级争取合作社政策项目扶持不少于1个。二是明确各镇合作社建设任务。年初根据各镇产业发展实际,下达各镇合作社发展任务,年终考核。要求各镇积极动员本镇产业发展能人或企业业主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县镇两级的共同努力,培育市级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3个;争取合作社扶持项目9个(农机6个、养殖2个、种植1个),奖补扶持资金230万元;2017年向安康市电视台推荐优秀展播合作社1个(汉阴县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
2、加强指导培训转观念。从2015年起,我局将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政策和业务知识作为职业农民培训重要内容,通过向学员(理事长)讲授如何成立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意义、怎样规范合作社的运行与管理、合作社发展扶持政策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发展理念和规范意识,三年来累计培训合作社理事长和管理人员218人,培训职业农民532人,为规范合作社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对需新建和已建的合作社的,县农经站主动联系镇农综站上门服务指导,帮助25个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下一步规范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措施
针对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门槛低、出资额度有“水分”,实力不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不健全、带动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规范。
1、强化合作社指导与服务。加强与各镇农业部门沟通,摸清全县合作社发展需求和运营状况,主动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衔接,互通合作社发展信息,全面掌握全县合作社注册登记情况。对需要组建成立的合作社,及时做好注册前的培训工作,指导合作社召开社员大会、制定章程、健全制度等准备工作。对已成立的合作社,实行局领导分片包抓,同时要求各镇、村也要落实合作社发展包抓责任,将任务层层分解,确保每一个合作社都有帮扶责任人。
2、加强合作社宣传与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单等方式,加强合作社政策法规、运行管理机制、成功典型案例与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介。举办合作社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对合作社理事长(管理人员)、镇村负责帮扶责任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每年集中开展培训班2期,邀请省市专家重点就《合作社法》、《章程》、财务管理、规范运行和相关项目政策方面知识进行培训,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及管理人员实地观摩学习本地或外地示范社,切实转变合作社发展观念,增强合作理念,不断提升规范运行水平。
3、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制定《汉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通过指导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鼓励合作社进行“三标一品”认证,打造地方特色名优品牌,积极开展各级示范社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推介,提高示范社产业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充分挖掘示范社自身优势,增强发展能力。同时,加强合作社日常监测,对一些建社宗旨不强、管理不规范、服务带动能力差的示范合作社要予以淘汰,一些名存实亡的合作社,将协调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注销,实行动态化管理。
4、深入开展合作社调研活动。每年选取2-3个有发展特色的合作社,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重点剖析合作社的运行与管理机制(股权结构、组织结构、决机制和财务管理)、经营服务活动(业务范围、收入与盈利模式)、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困难与政策需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上报县委、县政府,为农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出台《汉阴县合作社发展奖补扶持办法》,对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户增收效果明显、服务社员能力强、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示范社给予5000-10000元奖补。二是结合产业脱贫政策,指导贫困村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吸纳带动贫困户,动员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整合扶贫资金扶持合作社发展,使贫困户通过入社分红、流转土地、到社务工、发展产业等多种途径增加收入,进一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充分利用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资金,对合作社每吸纳和带动1个贫困户,奖补合作社1万元,同时按照产业脱贫奖补办法给予贷款贴息。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汉阴县农林科技局
201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