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2017年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实现程度分析

索引号 xzfgzbmzfbgs/2018-0043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统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年04月26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4-06 14:43

近年来,全县各级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战略部署,坚持循环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富硒资源,

聚集产业优势,整合资源,围绕优质粮油、富硒蔬菜(食用菌)、畜禽养殖、茶饮产业、特色种养等优势产业,重点打造富硒农业产业链条,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现代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一、基本情况

(一)23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1)口粮生产稳定度。汉阴县2012-2016年粮食产量分别为100027吨、102453吨、103270吨、101207吨、101647吨,年平均产量为101721万吨。2017年粮食产量100412吨,与5年平均产量比,2017年下降了1.3%

(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2017年汉阴农业总产值为23.0978亿元,养殖业产值6.0466亿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2%

(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2017年汉阴农产品加工产值66.0249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86

(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2017年汉阴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167亿元,占农业增加值13.6569亿元的1.6%

(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2017年汉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7.9%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机耕率×40%+机播(栽、插)率×30%+机收率×30%42.77/55.91×40%+3.97/55.91×30%+9.71/55.91×30%30.6%+2.1%+5.2%37.9%(数据来源:2017年度农业机械管理局工作总结)

(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2017年汉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7)农业信息化率2017年全县互联网宽带用户3.9172万户,户籍户数10.5479万户,据此测算的农业信息化率37.1%

(8)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2017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1.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耕地总面积×100%10.6/49.8*100%21.3%(数据来源:2017年度农林科技工作总结)

(9)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2017年汉阴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为70%。

(10)水产养殖规模化率。根据水利局测算,2017年汉阴水产养殖规模化率为19.7%

(11)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根据200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汉阴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占47%

(12)农业劳动生产率2017年农业增加值为13.6569亿元,农业从业人员6.6904万人,农业劳动生产率为20413/人。

(13)农业土地产出率2017年农业增加值为13.6569亿元,耕地面积49.8287万亩(折合3.3219万公顷),农业土地产出率4.11万元/每公顷。

(1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净增784元,同比增长9%

(1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2017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稳定在97%以上)

(16)万元农业GDP耗水。据测算,2017年汉阴万元农业GDP耗水128 m3。

(17)万元农业GDP耗能。据测算,2017年汉阴万元农业GDP耗能0.154吨标准煤

(18)农药减量化据测算,2017年汉阴农药使用折纯量为63769公斤,下降4.59%

(19)化肥减量化据测算,2017年汉阴化肥使用折纯量为10729吨,下降1.3%

(20)农作物废弃物利用率当前用秸秆综合利用率代替,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我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近60万亩,年产作物秸秆38万吨左右。据统计,2017年全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总量达到24.7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65.2%

(21)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据财政部门数据,2017年底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3.5035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3.6569亿元,占比为25.7%

(22)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据县人行统计2017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为41.759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3.6569亿元,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3.1元。

(23)农业保险深度根据农林科技局测算,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费收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384.446/136569*100%0.28%。(森林保险保费收入:89.9万元,畜牧业保险收入:43.866万元,种植业保险收入:250.68万元

(二)23项监测指标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结果》的公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均水平64.02分,陕西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均水平是60.2分,汉阴县根据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测得得分54.3分。

从监测的23项指标来看,仅有5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监测目标值,分别是: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达7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农药减量化下降4.59%化肥减量化下降1.3%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3.1元。

低于全国监测目标值50%的指标有7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21.3%农业劳动生产率20413/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农业保险深度0.2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1.6%;水产养殖规模化率19.7%;万元农业GDP耗水128 m3

二、存在的问题

农业土地规模化水平不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方式,制约了农业经营规模程度的提高,农业土地资产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明显不高,农村大量土地出现闲置搁荒,造成农业资源浪费。特别是山区由于土地零碎很难适应大型机械作业,老百姓只能靠人力耕种,因为地块较小不好耕种,有的农户便栽树甚至荒芜不种。这种零碎土地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劳动成强度,还影响粮食产量,更直接影响农民受益。

(二)产业经营化水平较低。农产品资源高效利用和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产、加、销一体化格局还未形成,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龙头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不够。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规模较小。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生产经营成本高等情况。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自然灾害、市场失调和质量安全“三重风险”,普遍力不从心。

(四)农产品品牌不响。汉阴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抱团”优势,虽有较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但农产品品牌杂,缺少知名的名优品牌。

三、建议对策

(一)严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耕地成为各级的重点考验。如:2001年我县有水田11.8万亩,2017年仅有11.3万亩,减少5000亩。守住耕地红线,不仅要保护有效的耕地数量,而且要更加注重质量,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让良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培育新型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确保现代农业后继有人。开展多种形式、经常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拓宽新型农民培养渠道。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模,广泛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合作社带头人的业务培训。

(三)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目标。支持鼓励农村土地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四)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为全县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整合各部门的技术干部,组建农业专家技术团队,完善农技推广的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突出园区带动。不断拓展园区功能,认真分析各园区的发展现状,找出园区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重点在精深加工、智慧农业、农旅结合等方面进行突破,逐步建立产、加、销一条龙,农、贸、旅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大产业的接链补环力度,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

(六)坚持品牌引领。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汉阴县优势资源禀赋,打造富硒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品牌,重点对全县的大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杂而小的品牌进行整合,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统一进行包装、推介、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各经营业主即是品牌的打造者、维护者,更是品牌的受益者。以实现品牌效应带动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

(七)加大农业投入。一是改革财政扶持现代农业的方式,变直接奖补为间接扶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设立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经营主体的融资困难问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产业规模大、服务专业化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适当鼓励支持,在农业补贴、基础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三是按照产业引导资金相关要求,引导资金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增强贫困户脱贫的持续性。

 

      附件:汉阴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测算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