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上升空间——县职教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启示

索引号: xzfgzbmhyxjytyj-GK-2024-0022 发布日期: 2019-08-23 09:58
来源: 本站原创
内容概述:
分享:
  职教中心教师赖珍明对此十分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升学教育,教师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那些能够升学的学生身上。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长期靠后,很自然也不得不被老师放弃。而职业教育从培养技能开始,反倒有更多可能让这些孩子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重新发现和找回学习自信,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最初完全没有想到的。
  按照大的政策环境,学校今年招生规模要在1200人以上,也就是说,今年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新入校学生占比要从去年的二比八提高到四比六。这无疑是机遇更是挑战。他们不仅要做好迎接新生入学的各项准备,完善校内各项教学与生活设施,更要千方百计宣传动员好那些尚未拿定主意的初中同学及其家长。
  位列全省职业中学教育第一方阵的汉阴,此前已经作了不少工作,建立起相应的底气与自信。正在不少地方不少家长惶惑不安对学生未来充满疑虑之时,一个县级职教中心能如此泰然自若充满信心,让人惊奇。占全市百分之四十的初中毕业生今后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他们该不该去?他们有没有未来。
  让成绩靠后的学生不掉队,与高中教育互补甚至错位发展。
  今年7月,李孝坤在汉阴高考学生中“出名”了,中考时数学仅考了30分,而在今年的对口单招高考中他以数学成绩150分满分获得全省单科第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陕西科技大学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和李孝坤一样,近两年汉阴职教中心已有74名这样的学生“逆袭”升入本科院校。
  以往很少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除了就业和创业外,还有一项学历提升的途径可走。而这,正是汉阴县职教中心目前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2019年该校对口高考本科上线再创历史新高,146人参加了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上线59人,专科上线87人。本科上线率40.4%,远高于全省平均的27.3%。这也是该县连续三年职教单招考试上线率达100%。目前,已有50名同学先后被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省内本科院校录取,不论是录取人数,还是录取率都稳居全市职教单招第一。
  黄亮,中考时考了163.5分,家人当初想的是让他混个高中毕业,但他主动要求来汉阴县职教中心上学。今年,他以364分的高考单招成绩,考上了宝鸡文理学院,学了他很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而他高中的同学,相当一部分如今在“裸泳”——高中毕业、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甚至连高考都没参加。
  最特殊的是学烹饪专业的徐亮。他当时不想上高中,初中学习没动力,学习成绩很差。不过,他喜欢美食,还喜欢计算机和调酒。来到汉阴职教中心之后,他一边学烹饪,一边辅修计算机,今年也考上了宝鸡文理学院,进入计算机本科专业学习。
  时光再往前追溯几年,在汉阴县职教中心的老师们看来,这是不敢想象的成绩。以往,都是初中学困生才勉强来上职教中心,学生、家长,甚至职教中心的老师都感觉“没面子”;如今,几届学生培养下来,他们终于在全县父老面前“挣足了面子”。
  与市场对接,职业教育可以做的事很多,而且还很紧迫。
  不止是这些获奖的精英毕业生,记者得知,今年的6月24日,在该校历史上:由3名该校学生联合经营的“独家记忆”小餐馆就在离学校几条街的位置正式开业。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学校投资装修并出资租赁2年之后,再从学生中挑选合伙人来经营。学校打算将此餐馆作为烹饪专业与市场完全接轨并实现摸索经营的研究室来打造。最终,邹家秋等3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每人入股2万元,接手这一餐馆,实现了当老板的愿望,开业一个月,实现了1.7万元的营业额,由于没有房租这些大笔成本开支,净收入将近一半。”
  曾全程参与指导经营的汉阴县职教中心行政办老师史盛欣告诉记者,学校不是一切大包大揽,学生只进来炒菜就行了,而是锻炼学生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都要自己操作,采取每人出资2万元的方式,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她本人每周过来一次,帮助他们盘点、总结,慢慢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做。
  在该校,最津津乐道的是来自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的胡家军同学。他2012年2月入学,2013年参加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组三等奖,2014年9月考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控制专业。2017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国家级一等奖,毕业后被中国物理研究院第五电子研究所聘用,目前年薪15万元。他的经历,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从中职到高职再到科研人员,这条直通渠道的最好例证。
  从汉阴县职业教育的这些闪光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正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他们就像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茁壮生长。而当前,社会上缺少的恰恰不是土壤,而是培育种子,并把种子种下去的人。
  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统筹,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自2008年2月迁址新建汉阴县职教中心以来,该中心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县上把城南开发区最好的65亩地,给了职教中心,该拿出什么样的好成绩才能算是回报?
  重压之下也有无奈。受制于整体的职教发展状况,各县职教中心都曾经过一段落寞的岁月。汉阴县职教中心主任王侠平告诉记者,他们最囧的时候是在2016年,全校只有220个学生。而这200多名学生,还是全校40多名老师跑遍全县141个村招来的!“各初中校长倒是很支持,让我们进班开展宣传,可是学生不愿来,家长不愿孩子来。”王侠平向记者如此形容招生环境的恶劣。
  来职业学校的孩子,往往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学困生。直到今年,遇到政策红线——卡住40%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再图进一步发展。记者了解到,落实职普比4:6之后,2019年各县职教中心的高一新生将大幅增加。据汉阴县测算,预计将有1200人左右进入到该县职教中心就读,几乎与汉阴县职教中心2019年上半年的在校生数量相当。
  如何把越来越多的学生培养成才,县职教中心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能把考不上高中或者不想学的孩子教得想作为、有出路,关键还是得靠人。
  近年来,汉阴职教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将企业知名人才纳入学校“师资库”,优化技能教学师资团队。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1人,研究生学历7人,省市级教学能手7人。赖珍明、吴小红、徐小奇、刘伟、赵丹、吴小波等十余位老师先后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赖珍明于2018年被授予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荣誉称号”。
  汉阴县职教中心的高一入校学生,上好“入门第一课”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主要是重塑自信和规划人生,目的是为了找回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有了这些保证,再来谈三年之后的规划,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初中教学相当于大锅教,部分基础差的孩子跟不上进度,就会越落越远。到了我们这里来了后,职业中学首先降低标准,经常让学生动手实验,慢慢找到自信。最终能达到入口低,出口高的奇效。”赖珍明这样对记者总结他的教学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