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涧池镇:在农林一线建功立业的驻村队员

作者:黄维 来源:涧池镇 发布时间:2020-08-11 15:28

连日来,汉阴县涧池镇马鞍桥了凡拐枣育苗基地里,有冒着高温酷暑收获甜玉米的农民;有刚刚扦插、生机勃勃的石兰;有花椒、拐枣、桂花、玫瑰、紫薇等长势喜人的苗木花卉……这就是马鞍桥永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群众亲切称呼为李校长的马鞍桥村专职驻村队员李健是合作社负责人。在全镇开展的弘扬爱国主义、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中,他组织带领贫困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e92a5fccb7bceda6a7826451acc01e5.jpg

今年,涧池镇按照“三个一”产业发展扶贫模式,依照“南茶北桑川道菜”产业发展布局,建成了仁河500亩猕猴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五坪千亩蚕桑基地、军坝、栋梁千亩香椿扶贫基地。李健是2018年到马鞍桥村任驻村专职队员的,1988年从安康农校林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基层林业站工作,有着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十分娴熟的林业技术知识。曾担任王家河小学校长,学校撤并后,他担负起发展马鞍桥村林业产业的千斤重担。马鞍桥村全村版土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6200余亩,耕地面积仅2400余亩。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传统农耕及农户小规模畜禽养殖为主。2014年建档立卡初期,全村有贫困户356户1001人,贫困发生率超过50%,属涧池镇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在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下,去年,马鞍桥脱贫达标退出。

微信图片_20200811144611.jpg

李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发挥业务特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产业指导员、农林干部、农民群众并肩战斗在产业发展一线。按照县“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成立马鞍桥永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99名,其中贫困户社员90名,贫困户每户产业奖补资金配股5000元,同时享有收益分红权益。在马鞍桥村原永丰片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目前已完成300桑园基地以及合作社“一社五部”规范化建设。依托洞河水库东岸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苗木花卉产业。目前已建成红桃示范种植基地50亩,新建脆李示范种植园110亩,改造板栗园500余亩,建设苗木花卉培育基地150余亩。引导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项目,目前已培育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1处,培育生猪养殖大户3户,禽类养殖大户2户,牛羊养殖大户2户。大力推进“四联”精准扶贫模式,通过与西坝村结对开展“四联”共建,规划实施了联建产业园2处,新建安康硒地酿造有限公司1处,真正做到循环利用、经济递增,整个产业链条愈发紧密完善。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后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8111442552.jpg

在李健的育苗基地带动下,今年马鞍桥村龚高林、李科平、李贵山等贫困户大力发展生猪、牛羊、中蜂、无花果等种植养殖。全村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达16.3万元,产业奖补资金达到5000元以上的户10余户,大大提振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李健每天开着客货两用小汽车,奔波在村部办公室、育苗基地、帮扶贫困户中,相邻村的苗圃里、产业园里有他忙碌的身影。客货小汽车里经常满载着肥料、苗木、收获的果实;装载着为农作物、林木杀虫治病的农药……合作社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全面小康征程上,他挥洒汗水,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干劲也更大了。

微信图片_202008111442553.jpg

现在,他依托马鞍桥村鸿瑞佳运劳务扶贫服务有限公司,安置了10余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投资34.2万元,将五组清明寨小学闲置校舍改造成农产品初加工中心。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李健作为一名基层农业人,他一直认为,让许许多多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贫困户都逐步富裕起来,就是最大的责任。在他的努力下,如今马鞍桥村产业发展总量大、发展速度快、中长期产业引领马鞍桥村经济发展,全村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