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7号建议的函
名称 |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7号建议的函 | ||||||
办理部门 |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蒋孝军 | 签发日期 | 2021-10-12 | 发布日期 | 2021-10-15 | 类别 | A |
正文 |
唐明海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太平村内排污管网布局问题的建议》。
|
||||||
回复 |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指示精神,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尤其是2019年以来,我县探索出“县财资金补一点、镇财资金挤一点、帮联部门贴一点、乡贤能人捐一点、群众参与一点”的“五个一点”模式,建立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县级资金整合机制,全县累计整合资金1.82亿元,其中:县本级财政统筹整合资金4880万元,重点用于4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100个推进村建设,打造出了一大批“干净、整洁、地绿、水清、路畅”的美丽乡村。2020年我县被评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优秀县。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四季村庄清洁行动。按照“净美汉阴”村庄清洁四季行动方案,以“八清一改”为重点,采取“县动员、镇主抓、村组织、民参与”的办法,突出以公共场所、道路沿线、河沟两岸、房前屋后等易产生垃圾的区域,全面开展村庄卫生清洁行动。二是创新推进厕所革命。推广多户联建、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大三格式”模式、“小三格式”无害化处理模式和“单户改厕、二级处理”3种模式,全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6.68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6%。2019年全省陕南片区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模式,户上落实了“四自一包”责任制和配备了户分二类垃圾筒、村上设立了公益岗位实时清理、镇垃圾转运公司每天按时派车清运,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通过统筹整合资金580万元,购置户用双色垃圾分类桶2万个,240升双色垃圾分类桶4000个,壁挂式垃圾箱400个,垃圾分类亭100处,垃圾清运车辆80辆。四是积极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1处,镇级污水处理厂6处,日处理污水总能力超过2.8万吨,实现了全县所有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把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实行“县长、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三长负责制,农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五是因村制宜提升村容村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共造林绿化4.2万亩,完成河岸绿化等重点区域绿化0.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新建改建花坛及绿化带5.8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3.9万株。六是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大力推广“猪沼园”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逐年提升,全县95%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修建沼气池和沉淀池,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太平村内排污管网布局问题的建议》,我局将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解决:一是衔接接入管网。根据县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你村已纳入城市近郊村,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住建等部门衔接,将农户污水通过分年度建设收集管网并入县城总管网,汇入县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二是强化环保意见。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培训宣传、粘贴标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户对人居环境的保护意识。三是健全长效机制。我县印发了《汉阴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村民自治/村委组织、镇级引导、财政奖补”的管理模式,建立县级村庄清洁机制,实行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市场化运作,健全清运保洁日常管护制度,为农村垃圾整治提供保障,确保农户庭院周边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排现象,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
上一篇: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6号建议的函[ 10-15 ]
下一篇: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的函[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