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政协委员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汉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函

名称 汉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函
办理部门 汉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李鹏 签发日期 2021-10-14 发布日期 2021-10-17 类别 A
正文

黄莉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尽快对汉阴县城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提案》。


回复   一、工作情况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主要以试点为主,探索符合汉阴实际的垃圾分类模式,并按照公共机构带头,示范小区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持续不断的开展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宣传活动;二是垃圾分类各成员单位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工作”的原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二)完善相关设施。我县已启动县城及集镇生活垃圾压缩站项目,投资900余万元将改造城区6处垃圾压缩中站,新建涧池、蒲溪镇垃圾压缩转运站2处,购置垃圾压缩转运箱15座,配套转运车4辆计划投资1600万元在漩涡、汉阳镇新建日处理30吨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设施1座,项目将于2021年10月底全部投入使用,待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后,我县川道乡镇将推行“户分类—镇收集—县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南区乡镇推行“户分类一镇收集一镇转运片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标志,配备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逐步改造城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适应和满足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更新老旧垃圾运输车辆,配备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
  (三)进一步完善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进一步夯实各主管部门和镇村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继续鼓励各镇村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把农村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实行公司化运作,充分发挥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等监督管理作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夯实居民门前“四自一包”和农村门前“五包”责任制,实行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挂牌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检查、评比、通报和奖罚机制,促进常态化管理。稳步推行“户分类+镇收集+县转运+县处理”模式,扎实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持续巩固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成果,确保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一是遵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安全性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进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清扫、收集、运输、处置领域。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对餐厨垃圾安排环卫公司进行密闭转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置。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进行严格管控,与各餐饮店签订《餐厨废弃物处置承诺书》,并加大管理力度,从源头解决餐厨废弃物乱倒、私售问题。
  (四)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广大城管队员率先垂范,争作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引导员和监督员。
  二、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够到位。随着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和参与率的不断提高,宣传、分类设施等经费投入不足,市民参与度不高,影响工作的推进;二是各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协调不到位,各级教育、宣传等成员单位、物业管理部门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好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力量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广泛参与;三是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由于汉阴县人口基数较小,垃圾产生量少,难以引进资源化利用企业,部分资源化处理设备配套滞后(大件家具、旧衣物、绿化垃圾),未形成产业闭环,未能出台对资源化利用企业相关帮扶政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力度。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利用政府、企事业单位、景点、宾馆、商业网点、公交车站、居民小区电子屏、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在各区建立垃圾分类宣传展示馆,并广泛发动志愿者、义工等社会力量,通过持续、广泛、常态化的宣传,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性。
  (二)逐步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卫计委等相关部委文件要求及住建部考核标准,落实垃圾分类收集。
  (三)逐步完善垃圾末端处置设施。一是资源垃圾。积极引进专业处理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做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数据统计全程可溯化。二是低附加值垃圾。规范汉阴县目前废旧衣物、泡沫、玻璃等低附加值垃圾回收处理体系。三是一般垃圾。结合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对垃圾收运环节进行提档升级,实行桶车自动对接,运往垃圾压缩站;逐步要求垃圾运输实行法人化、密闭化、行程可溯化管理,收集车辆统一编号,统一密闭,做到收集过程“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
  (四)加强创新,多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一是探索完善垃圾收费制度。结合目前汉阴县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逐步建立差异化的收费制度,按照“多产生、多付费”原则,超过部分加收,减少部分纳入垃圾分类考核办法,予以加分、表彰奖励;对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收费标准不变,不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调整提高垃圾处理费。二是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纳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规划内容,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立联审联办机制。三是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列入各物业保洁服务外包范围,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物业保洁服务必须有垃圾分类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