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促发展, 护卫健康拓新局
——全县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综述
2021年,全县卫生健康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县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围绕“12345”工作思路,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保健康”,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健康汉阴建设,深化医改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为建设锦绣汉阴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我县被国家卫健委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县卫健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击疫情先进集体,被市委表彰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卫生健康改革经验被市政府在全市发文推广。
强化政治引领,党建工作持续发力。全面落实局党委和下属单位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实行党建工作季度安排、季度督导和年度考核。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全系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卫健系统行业风气和干部作风建设。三所县级公立医院分别完成党委、纪委班子选举工作,对医院《章程》进行修订完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单位全面开展“党建领航、护卫健康”实践活动,党组织“两个作用”在卫健工作一线得到充分发挥。广泛发动党员参与党建组织活动,在全县党史知识竞赛、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活动中均获得团体二等奖。
提高政治站位,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核酸检测能力、流调能力、隔离管控能力、医疗救治和基层排查防控能力。全县共组建流调溯源专班20个,储备隔离场所3个,县疾控中心和三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实行数据应用闭环管理,共接收省大数据平台反馈信息30715条,公安系统推送信息3080条,“两站一场”推送信息16762条,合计核查50557条;严管重点人群,全年共集中隔离688人次,居家隔离1270人次,健康监测26755人次。紧盯重点环节,在县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出口设置查验点和核酸检测点,累计分类管控境外来汉返汉人员204人,机场、车站闭环转运重点人员401人。织密群防群控网络,利用“321”社会治理模式落实“人防+技防”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全年共完成新冠疫苗接种40.62万剂次,3岁以上一剂次接种率98.24%,二剂次接种率95.95%,18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75.66%。
倡导健康理念,夯实筑牢健康汉阴基础。坚持以健康细胞建设为抓手,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压实责任清单,建成省级健康机关示范点6个、市级健康家庭示范镇3个,创建命名省级健康社区、村庄、学校、企业、医院31个;市级健康机关、社区等21个。全年在“健康汉阴”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290条,在县电视台播出健康知识公益广告10期,在23辆公交车上循环播放健康科普知识,在24处公交车站台安装宣传挂图;印制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知识读本16种、4万余册,制作发放“三减三健”扑克牌、指甲剪、雨伞等宣传品5000余套。大力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健康场所建设,建成健康主题公园3处、健康步道10处6000米、健康长廊2处2000米,为城乡居民营造了大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工作,将原有三个医共体整合成“县域医共体总院”,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形成“1+3+14”的一体化格局;建立医共体行政推动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建立“一个总院、五项机制、两个打包和两个协同”的“1522”医改工作模式,具体做法在省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动态》中刊发,市政府发文推广我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工作经验,《汉阴县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文入选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典型案例。推进县人民医院创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启动创建三级医院。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进总药师制度改革,继续做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及“两票制”采购,药品网采率稳定在95%以上,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四项机制,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服务优化、健康促进四项机制,保持脱贫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落实慢病签约7952人,大病救治420人,推送预警监测信息8372人次。
狠抓医政医管,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突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县创伤、卒中、胸痛、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圆满收官,县内救命、救脑、救心的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共选择27个专业17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病例平均完成率达90%以上。加强中医药工作,在县中医医院开设女子肛肠特色门诊;平梁镇、漩涡镇中心卫生院示范中医馆建设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在双乳镇三同村等3个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开展医疗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落实医保政策不走样,更好的维护广大患者利益。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漩涡、铁佛寺、观音河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能力标准,群众就医舒适度和满意率得到明显提升。
突出“一老一小”,老龄健康和计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22716人、1711.56万元;办理敬老优待证4560张;8家医院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城关镇南街社区创建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汉阴鸿济医养中心被授予全省医养结合品牌单位。加强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组织对11家托育机构开展卫生评价和业务督导;继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妇幼保健院被命名为2020年度省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认真完成人口信息监测,实施三孩生育登记制度,2021年共出生人口1917人,其中生育三孩327人;全面落实计生优惠政策,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3215人,新农合补助对象8310户、16521人。
落实普惠政策,公共卫生工作提质增效。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项目管理,共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20648人。认真落实个性化指导,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82043人;完成宫颈癌筛查12069人、乳腺癌筛查11293人,免费婚检2210人,孕前优生检查2686人,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1.89万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开展生活饮用水、青少年近视防治等专项督查和职业病防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共完成国家“双随机”任务75家,立案查处35起,结案32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1起,罚款20.7万元,有力净化了全县医疗市场和公共场所环境。
抢抓项目机遇,做大做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持“心中谋项目、手中有项目,工作抓项目”的工作理念,不断推动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优质服务能力。投资8800万元的涧池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已完成内外墙粉刷、手术室装修等,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验收;县中医医院综合住院楼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及部分楼层二次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底竣工;投资3650万元的漩涡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于2021年6月底完成整体搬迁;投资24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已完成4200㎡病区改建,扩建6000㎡医疗业务用房工程已启动实施。加强项目策划包装,2021年共招商引资95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67万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105%和101.89%,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县住建局志愿服务队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03-04 ]
下一篇:县司法局携手城关镇南街社区开展 “学雷锋庆三八”主题党日活动[ 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