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汉阴的生动实践

作者:刘济兵 来源:《安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24 16: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实行体系化综合治理,强化环保督导考核,汇聚齐抓共管合力,铸造环保铁军,苦干实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汉阴大地上化为生动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县环保工作取得了近十年以来最好成绩,并获市委书记赵俊民肯定批示:“月河汉阴段水质首次全面达标,值得祝贺!要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为2022年保持该成绩提供方案。”

  一、汉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一)空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坚持大气污染源头防治,以抓好秸秆禁烧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科学划定了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区,全面落实城市保洁机械化清扫的次数和质量,对全县建设工地全面实行“红黄绿”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和扬尘治理十六条措施,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告别了过去“扬尘飞舞天灰灰”的画面,“蓝天白云空气好”成为汉阴新常态,空气环境质量指标显著改善。汉阴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9年的314天增加至2021年的343天,综合指数由2019年的3.28下降至2021年的2.88.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分别由2019年的55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45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2021年,全县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陕南32县区第一。

  (二)水质环境保护实现突破。坚持污染减排与修复治理两手发力,统筹开展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逐步建立起以县城和集镇污水处理体系、农村污水处理体系、月河排污口收集体系为中心的三大污水治理体系,污水得到彻底治理,全县从未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2021年汉阴月河涧池镇枞岭、双乳镇三同两个省控监测断面首次取得全年全面达到二类标准的历史性突破,河道满目疮痍、污水直排入河、河水浑浊发臭等不堪回首的场景得以彻底改变,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河水潺潺干净澄澈,朱鹮成群在河中自由觅食、游泳爱好者间隔十年再次入河畅游等一幅幅绝美景致成为新常态。

  (三)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土壤关系到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全县通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扎实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等措施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2021年对18个行政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综合利用秸秆4000吨,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 16828亩,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森林覆盖率由2019年的66.5%提升至2021年的68%,并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

  二、汉阴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经验

  (一)县委县政府重视是前提。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强化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将“生态立县、循环发展”上升至县级发展战略层面,并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决心态度狠抓生态环境治理,自2019年以来先后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19次县政府常务会、26次书记县长专题办公会传达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县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定期深入一线督导调研、解剖麻雀、破解难题,有效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月河污水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各项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真金白银投入是根本。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系统性、持久性,在县级财政资金、人员力量等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自2019年以来,县级财政生态环保投入累计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17%,仅仅2021年治理月河,实施污水收集管道29公里,将105个排污口的污水进行了集中收集,就投入了近5000万元。累计实施了月河治污工程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6个,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9个,实现了全县所有集镇都有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填埋场1个,区域垃圾填埋场两个,实现了所有垃圾集镇填埋;购置移动式垃圾处理站15座、各类环保车辆134辆;建成投用实时在线数据监测系统26套(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由17人增加至21人,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体系化综合防治是关键。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积极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化综合性治理,创新“321”河湖治理网络体系等“人防”监管、夯实“6个百分之百”扬尘治理等“物防”基础、发挥在线数据监测平台等“技防”优势,逐步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标本兼治”。比如,在锁定污水源头后,通过全面实施以县城和集镇污水处理体系、农村污水处理体系、月河村级排污口收集体系为中心的三大污水治理体系,彻底治理了水质污染问题,兑现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月河”的庄严承诺。

  (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是保障。一是夯实责任激合力。制定印发《汉阴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予以考核激励,激发各级各方合力,真正做到了“属地监管与分级监管相结合、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相结合”,构建起严密的齐抓共管责任体系。二是监管执法增合力。聚焦污水处理、生猪养殖屠宰、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建立生态环保重点行业企业管理台账,对25家重点企业通过环保数据在线监测、专项执法检查、立案查处等方式进行严密监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生态环保工作要求。三是教育引导聚合力。以“四个城市”建设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契机,通过开展生态环保文化“六进”活动、培树环保先进典型等方式,积极动员和教育引导全县广大群众关心环保、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和支持环保,汇聚环保工作合力。2021年,全县共开展生态环保文化“六进”活动14场次、创建“绿色村庄企业”15个、培树环保先进典型10个。

  (五)“三个清单”考核是抓手。将生态环保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汉阴县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100分制中给生态环保工作赋予8分,并对全县10个镇和18个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部门单位实行“责任任务清单”“负面扣分清单”“奖励加分清单”三单制考核,每月按照统计通报工作履职得分情况,年底汇总总分作为年度考核成绩予以兑现到位,实现以日常考核代替年终考核,真正压实责任,重奖激励,做到了用环保数据和成效说话,确保全县上下重视环保、聚焦环保,全力解决环保问题,大幅改善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2021年,全县为10个环保工作优秀的镇或部门及10名先进个人兑现环保工作奖金100万元,对28个镇部门予以扣分,最大总分值8分中扣减分值3.88分,树立了“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六)全面过硬的铁军是保证。环保工作干得怎么样关键在人。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抓环保的关键部门,必须要有“铁军”去落实。为此,汉阴率先从县住建局抓起,对所有干部开展“半军事化”管理,从作风规范、制度规范、行为规范、奖惩规范等方面逐一明确管理内容,并配套制定印发了《早训及执勤》《人员轮岗》《绩效考核》等14项长效制度机制,开展全方位大学习,高标准进行大练兵,高质量开展大监督,铸造了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有效有力保证了环保工作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比如,通过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干净城市建设中,实现了县城城区范围内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卫生问题,都能够在5-10分钟内派人赶到现场并处理完毕,有效提升了城市卫生环境质量。

  三、亟待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生态环保问题易于反弹回潮。生态环境受自然条件、时间推移、人因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本身非常敏感、脆弱,因此对于空气污染、工地扬尘、水体污染、非煤矿山尾矿库治理等环保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比如非煤矿山尾矿库的治理,可能当年已经采取工程措施治理达标,但时间长了就可能存在工程措施渗漏的隐患风险,进而对周遭水体质量造成威胁。

  (二)有效措施长期坚持难的问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但存在部分有效措施长期坚持不够的问题,比如说,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和扬尘治理十六条措施对治理扬尘污染非常有效,但是一些项目业主缺乏持续抓好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导致“六个百分之百”落实不到位或者应付了事,进而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部分环境指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设置环境保护工作指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却存在部分环保指标不合理的问题,比如说在省级水功能区划及市级考核中,月河上游的出水断面水质指标要求是三类,然而到了月河下游出水断面指标却变成了二类,二类是不允许有排污口的,而月河下游段属于城镇密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区域,进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共赢发展。

  (四)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冲突的问题。无论是坚持过程管理,还是坚持结果管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促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达到既定的预期目标,但在实际工作和上级督导考核中却存在过度机械强调过程管理,而忽视最终结果的现象,进而出现结果无污染,但过程却不合法的矛盾问题,并导致挨批评和考核受影响。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深化对环保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使每一个人从内心愿意抓环保。要通过外出交流学习、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环保知识培训、环保一线实践锻炼、环保问题剖析调研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把握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性、联动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跨区域性以及长期性等规律性的认识,变“让我抓环保”为“我要抓环保”,进而坚持政治引领、保持工作定力,坚持源头治理、系统精准施策,坚持法治思维、强化督导问责,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推进,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保长效机制。要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干什么谁去干、具体工作怎么干、干的结果怎么办等核心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生态环境持续投入保障机制、督导和年度考核办法等长效化的制度机制,通过强化制度机制刚性约束,避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因人员调整变化而出现力度时紧时松、投入时强时弱、成效时好时坏、治标不治本等现象,不断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效。比如,可以借鉴我县采取“责任任务清单”“负面扣分清单”“奖励加分清单”三单制考核,实现环保考核“自动”出分数,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三)突出重点科学设置生态环保工作指标。生态环保工作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工作重点是不同的,要结合这些因素突出环保工作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设置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避免出现“考核指标一个样”“上下工作一般粗”“眉毛胡子一把抓”等。比如,在市对县环保考核指标层面,对于汉阴县这个川道农业县来讲,就要更多的侧重于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汉江月河水质保护,对于旋涡等空气环境质量本来就已经非常好的区域来讲就要更多的侧重于秦岭生态保护和水质保护和汉江水质保护等内容。同时,在县对部门的考核中同样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然后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发挥生态环境指标的“指挥棒”作用,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强化环保项目策划包装和争取力度。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是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保障,作为地处秦巴腹地的经济落后地区加大环保项目策划包装和争取力度是解决环保资金投入短板的有效手段。今后环保部门要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成立环保项目工作专班,由“一把手”带队、股室专门负责推进,每年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指导、精准包装、及时申报、全力争取、加快实施的思路,明确包装申报和争取支持的方向、目标,重点包装、储备、申报一批环保项目,并且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入库和资金支持。

  (五)注重提升生态环保工作信息化能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是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要注重生态环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围绕水、气、土等环境要素,建好用好无人机巡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水质实时在线监测、排污单位在线监控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并切实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养与培训,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监测和研判分析能力,实现“评价考核有数据、执法监督有证据、管理决策有依据”,为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评估、环境风险预测预报、突发环境事件追踪溯源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汉阴县政府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