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五上”企业培育规划( 2023-2025 )》的通知

索引号 xzfgzbmzfb/2023-0554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县政府办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办发〔2023〕5 号 成文日期: 2023年01月18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3-01-19 16:53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关于《汉阴县“五上”企业培育规划(2023-2025 )》的政策解读
  •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汉阴县“五上”企业培育规划(2023-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18日



      汉阴县“五上”企业培育规划(2023-2025)


      为进一步加大“五上”企业培育力度,充分激发和释放较大规模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特制订本规划。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全县“五上”企业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以发展壮大新材料、生态富硒食品、包装饮用水、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导产业为目标,做大做强产业链上下游骨干龙头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坚持推动传统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创新商业模式为目标,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以发展全域旅游、休闲康养、文化娱乐、养老服务、数据信息、财务咨询、工程设计监理、汽车修理等新业态为目标,共建共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培育坚持以企业“提等晋级”为目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本地市场占有份额。
      二、工作任务
      2023-2025年,年均新增“五上”企业28户以上,2025年末全县总数达到300户以上。具体为:年均新增培育规模以上工业12户以上,2025年末总数达到115户以上;年均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户以上,2025年末总数达到120户以上;年均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2户以上,2025年末总数达到25户以上;年均新增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4户以上;2025年末总数达到40户以上。
      (一)规模以上工业:2023-2025年,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县经贸局、经开区各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平梁镇、双乳镇各培育不少于3户,漩涡镇、汉阳镇、铁佛寺镇、双河口镇各培育不少于2户。
      (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23-2035年,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平梁镇各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不少于4户;双乳镇、漩涡镇、汉阳镇、铁佛寺镇、双河口镇、观音河镇、县经贸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广电局、县供销社各培育不少于2户。
      (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23-2025年,城关镇、涧池镇、平梁镇、蒲溪镇、漩涡镇、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教体科技局、县文旅广电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各培育不少于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四)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2023-2025年,县住建局培育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不少于12户。
      三、工作举措
      (一)强化政策宣传。加大《汉阴县“五上”企业培育奖补办法》政策宣传和解读,形成“五上”企业培育良好工作氛围,激发企业主支持参与申报纳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实行梯次培育。扩大“五上”企业培育对象遴选视野,建立分梯次“准规上企业”培育机制,成长阶段给政策、成熟阶段给激励,形成落地一批、新增一批、成长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的良性梯次培育机制。
      (三)完善统计基础。各镇,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住建局、县税务局等部门加大“五上”企业财务建账、统计基础、税务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确保“账、证、表”等申报资料齐全。
      (四)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环境污染小的工业项目。围绕延长现有“五上”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链、补链、招商、引智工作,着力引进一批集中度高、关联度高、带动性和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现有“五上”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的“五上”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县统计局、县税务局等业务指导部门,以及行业监管部门和属地镇,都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全力做好“五上”企业培育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要定期与“五上”、“准五上”企业开展交流对接活动,协调协助企业解决“招工难”“融资难”“产品销售难”等实际问题,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促成企业达产达效,满负荷生产,早日达规入统。
      (三)加强督导考核。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住建局要组建工作专班,分别牵头做好规模以上服务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培育工作。县考核办、县政府督查室要采取专项督查、季度通报等方式定期进行通报或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