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汉阴县经济运行承压奋进

索引号: xzfgzbmtjj-GK-2023-0025 发布日期: 2023-05-17 16:28
来源: 县统计局
内容概述: 一季度汉阴县经济运行承压奋进
分享:

  一季度,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经济稳增长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实现承压奋进,稳健开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生产总值。一季度,汉阴县生产总值为25.55亿元,同比下降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19亿元,同比下降1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7亿元,同比增长4.5%。
  (二)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4%。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3.3%。
  (五)城乡居民收入。一季度,汉阴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0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3元,同比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5元,同比增长5.0%。
  (六)非公经济占比。一季度,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6.30亿元,占GDP比重达63.8%。
  (七)财政税收。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9亿元,同比增长18.3%。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65亿元,同比增长3.0%。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占比为48:52.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92亿元,同比增长8.6%。民生支出8.61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6.8%。
  一季度,税务系统完成税费收入合计1.9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1.00亿元(中央级和地方级),同比增长16.7%。
  (八)金融存贷。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2.2亿元,同比增长13.5%;各项贷款余额90.5亿元,同比增长14.6%。3月末全县金融存贷比为49.7%。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经济下滑严重。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与全市最高的岚皋县相差30.2个百分点,与循环县最高的旬阳县相差14.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在库工业企业户数入不敷出。2019-2022全县四年累计退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户,新增仅有24户。二是高基数增长的动能不足。2022年新进企业仅6户,难以形成有效拉动。三是退库留基、停产半停产企业影响较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缺乏项目支撑。一是投资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较2022年一季度增速30.7%放缓24.3个百分点,较2022全年增速7.6%放缓1.2个百分点。二是项目个数减少。一季度,全县施工项目106个,同比减少86个。其中:本年新增施工项目4个,与去年同期减少4个;1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同比减少5个。三是部分指标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全县民间投资下降21.3%,占比43.7%,民间投资占比较去年一季度回落15.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下降16.9%,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下降28.6%。
  (三)达到“五上”标准企业较少。一季度,全县成功申报“五上”企业5户(建筑业4户、房地产1户)。从今年拟培育对象摸排情况来看,今年可申报“五上”企业大多属年度申报,月度新培育“五上”企业较少。年度申报对当年经济增长难以形成直接贡献。
  (四)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均低于全省、全市2.1个百分点。蔬菜产量增长2.3%,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5个百分点;生猪出栏增长3%,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6个百分点。一季度林业生产育种育苗面积下降80%,造林面积下降100%。
  三、工作建议
  (一)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一是狠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放松。进一步发挥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推动部分企业“腾笼换鸟”、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字化改造,支持现有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在促进在建工业企业“升规纳统”上下功夫。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效。狠抓精准招商,积极盯引落户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实现“捡到篮子都是菜”到“提着篮子选菜” 的招商导向转变,把兑现招商引资系列优惠政策与要求企业限期达到规上标准结合起来,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二)突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全省盘子。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项目审批、用地、环评、施工许可、融资、用工、用料等要素保障和服务供给,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三是强化投资统计备案。建议由县发改局牵头,指导企业完善手续、完善资料,确保已开工项目应统尽统。
  (三)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一是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大力实施文旅融合促消费,发展假日经济、展会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消费,提升本地消费的质量,吸引、留住外来客源。二是强化龙头商贸企业扶持。通过融资、项目支持商贸业龙头企业并给予重点扶持,使一批商贸业骨干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增强企业在县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巩固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是提高蔬菜产量。要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提高蔬菜复种指数,推广高产蔬菜品种,确保叶类、根茎类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有大幅度提升。二是提升生猪存出栏数量。抢抓生猪价格回弹机遇,加大生猪养殖企业和大户支持,强化养殖用地保障,扩大养殖规模,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三是稳定粮食生产。加大撂荒地治理,加大茶园、果园粮食作物套种,提前规划秋收粮食的产业布局,及时移栽水稻,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做到粮食作物应种尽种。
  (五)激发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一是明确主攻方向,夯实“五上”企业申报基础。要以月度申报为重点,抢抓二季度、三季度申报“黄金期”,做好规上工业企业申报,有效弥补消除退库企业“背负基数”的不利影响。二是精准帮扶指导,提高申报成功率。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指导企业健全财务、规范税务、完善统计基础,加快资料收集,确保及时纳统。
  (六)夯实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保障。一是强服务促就业。紧盯高校毕业生、城乡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建立就业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二是优环境促创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强化创业培训指导,激发全民创业活力。三是深融合兴产业。推进农业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利益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农民增收镶嵌在产业发展链条上。
  (七)创新统计对经济增长的监测。一是搞好统计监测。补齐短板弱项,紧盯重点领域、先行指标和关键指标的监测,确保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梳理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和经济运行情况,随时解决经济稳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加强业务指导。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管行业就必须管统计,管统计就必须管数据质量”的要求,各镇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力度,全面夯实统计基础,稳步提高企业上报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