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议加快汉阴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推进的提案
名称 | 关于建议加快汉阴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推进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林业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李超 | 签发日期 | 2023-07-07 | 发布日期 | 2023-07-08 | 类别 | B |
正文 | 李超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议加快汉阴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推进的提案”。 | ||||||
回复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以“双储林场”为主体的国储林体系,是推动绿色碳库扩容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2017年,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根据《陕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汉阴县被全省确定的57个基地县之一。2022年,市政府办印发了《安康市“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方案》。汉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成立了汉阴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林业局成立了工作专班,2023年,我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被列入市、县重点建设项目。 我县林地总面积156.98万亩,森林覆盖率68%。其中公益林地面积118.9万亩,商品林地面积38.08万亩,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同时,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捷,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加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具备了国家储备林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潜在动能,“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就是通过科学经营,培育珍稀和大径级森林资源,不断改善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加快我县绿色发展、建设锦绣汉阴。我县计划建设国家储备林12万亩,总投资9.98亿元(一期建设国家储备林6万亩,投资5亿元;二期建设国家储备林6万亩,投资4.98亿元)。 去年以来,由县林业局牵头,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合作模式,先后与多家央企、国企进行磋商、洽谈,甄别遴选有林业建设能力、融资力强、信用良好的合作企业。从20多家企业中选定北京陕煤新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三级子公司,陕西煤业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二级子公司)作为我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建设。2023年4月6日,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确定了汉阴县“双储林场”重点项目建设相关事项,按会议要求,汉阴县发展投资集团和北京陕煤新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次磋商洽谈,在县政府与陕煤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汉阴县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陕煤新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招商合作协议》及相关合作内容,通过汉阴县司法局律师法务审查,审定《招商合作协议》条款,计划主选漩涡、汉阳两镇商品林地和毗邻的二级以下公益林,备选城关、铁佛寺镇部分商品林地和毗邻的二级以下公益林,建设6万亩储备林(以项目实施方案为准)。以储林、储碳为目标,甲乙双方注册合资公司,合作建设陕西省汉阴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国家储备林6万亩,投资5亿元,分三批投资建设,合资公司在甲乙双方共同领导下,开展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前期筹备、建设及后期经营管理等工作;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批注入项目资本金1亿元,其中项目启动注册资本金为0.2亿元。甲方注入项目资本金0.2亿元(认缴,可实物出资,出资形式包括:林权、建设用地、林区道路、办公场所、基础设施、争取的国家项目资金等),占股20%,乙方注入项目资本金0.8亿元,占股80%。合资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全周期运维,承担银行本息偿还责任。 在开发汉阴县林业碳汇方面。在国家机关、行业部门许可的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开发汉阴县整县林业碳汇。除去整县林业碳汇开发成本、运营成本等支出后,林业碳汇收益在不违反国家机关、行业部门等相关规定前提下,暂约定按照甲方60%、乙方40%比例进行分配(实际执行收益分配比例原则上与全省范围内大体相同),除整县林业碳汇开发外,不约束甲方在汉阴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6万亩储备林项目实施方案划定项目区外,与第三方企业洽谈合作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招商合作协议签订后,迅速组建项目公司,完成合资公司注册,开展陕西省汉阴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一期)建设项目区的勘查论证,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审核、上报、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办理。 同时,整县林业碳汇开发已完成前期项目调研、拟定开发方案以及技术支撑的准备工作;6月合资公司银行开户完成,双储林项目备案已通过,7月初项目资本金北京陕煤新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报批总公司等待审核。 目前,汉阴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计划有条不紊推进,下一步,我们将按您的建议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各项工作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县国家储备林项目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和项目镇联席会议,确保工作落实,按期推进。二是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根据国家储备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县情和项目镇具体情况,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将各类任务分解落实到建设主体和山头地块。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质量管理、监督和指导。三是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在编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可研报告、实施方案中,统筹考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科技示范林、典型培育模式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