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林业产业经济三年(2023-2025)倍增计划的通知
索引号 | xzfgzbmzfb/2024-1305 | 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县政府办文件,三农政策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汉政办函〔2024〕9号 | 成文日期: | 2024年02月20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4-03-12 15:35 |
政策解读: |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阴县林业产业经济三年(2023—2025)倍增计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20日
汉阴县林业产业经济三年(2023-2025)倍增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构建林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全县林业产业经济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安康市林业产业经济三年(2023—2025)倍增计划》(安政办函〔2023〕12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经济多元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力打造要素集聚、链条完备的林业产业经济体系。
(二)总体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做优基地培强主体。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林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加销融汇贯通。
——坚持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依托秦创原科技创新平台和专家人才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富硒、有机”品牌。
二、汉阴现状及完成情况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持续壮大林业特色产业。截至2022年底,全县林业产业总面积33.08万亩,总产量1.317万吨,总产值7.703亿元。
(二)完成情况。2023年,实施特色林果提质增效,改造低产经济林1.712万亩;林下经济扩面增量,林下种植面积12万亩、林下养殖200万头(羽、只、箱);发展苗木花卉育种育苗龙头企业13家、林产品加工企业23家;完成2022年度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2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0.55万亩退化林修复。实现林业总产值11.8亿元。
三、倍增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倍增目标。到2025年底,全县经济林丰产面积达23万亩、经济林产品产量达5万吨;林下种植面达15万亩,培育一批市级园区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富硒、有机林产品品牌,建成一批市级林业产业示范基地,林业产业经济综合产值翻番、达到21亿元。
(二)重点任务
1.培优主体,做精苗木花果。采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推进平梁花果博览园建设,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优化要素保障、项目聚集、市场业态、政策支撑、多元服务等功能,发挥龙头引领和核心示范功能,吸引各苗木花卉企业入驻,拓展市场空间,增加销售产值。同时加强城关五一牡丹产业园、涧池五星君科玫瑰园、五一金丝皇菊园、平梁千亩油茶园等示范园区的扶持与培育。打造集苗木花卉生产、集散交易、花卉博览、休闲度假、采摘体验、科研展示、花木文创为一体的多元苗木花卉产业集群。到2025年,苗木花果基地达到3000亩,总产值达到1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镇政府)
2.提质增效,做强特色林果。以油茶、核桃、拐枣、花椒、板栗、柿子、脆李等特色林业产业为重点,实施林果提质增效工程,低产改造8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8个,创建市级林业园区2个,培育市级及以上产业龙头企业5家,打造知名富硒林产品品牌1个。以花果博览园、县供销集团为依托,大力开展富硒林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加速市场体系建设,开发果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到2025年,全县特色果产面积达到23万亩,产量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各镇政府)
3.扩面增量,做大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芋、林蜂和林禽等“林下+”经济。鼓励扶持专业合作社、林农大户因地制宜发展淫羊藿、天麻、吴茱萸、金银花、瓜蒌、菊花、茵陈、猪苓、茯苓、黄精等林下中药材产业。鼓励千家万户发展庭院经济,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林下养殖230万头(羽、只、箱)其中:林下养蜂5万箱;林木育种育苗基地规模0.3万亩。培育“秦巴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2家,创建省、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到2025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5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教体科技局、县经贸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政府)
4.林旅融合,做靓森林康旅。积极拓展森林观光旅游、民宿体验、自然教育、森林健身等新业态,开发优质生态服务产品。盘活国有林场资源,围绕林场建景区,引入市场主体,打造森林景观暨森林旅游“打卡地”。培育双河口三柳等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开发漩涡凤堰、蒲溪、双乳等森林民宿度假圈,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运营规范的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创建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康养人家3处,打造区域性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条,森林旅游及森林康养接待规模达到70万人次/年,实现综合产值5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广电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政府)
5.加快转型,做优木竹加工。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科技引领,科学合理利用木竹资源,加快传统木竹产品向现代林产加工产品转型。招引培育一批市场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推动竹器、藤编、木雕、木竹工艺品、家具等创新发展,做优汉阴木竹制品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到2025年,培育木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涉木经营加工重点企业5家,产值达到1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经贸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开区管委会,各镇政府)
6.林碳双增,做实营造林项目。加快推进我县“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建国家储备林6万亩;依托林地资源开发经营森林碳汇,统筹规划实施营造林、多种经营和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培育一批“林碳双增”的高质量森林,发展壮大一批林业特色产业,赋能森林资源“附加值”。到2025年,完成秦岭巴山区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30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1个,实现生态价值产品综合收益4亿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各镇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全县林业产业经济“三年倍增”发展领导小组,林业、发改、财政、经贸、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教体科技、文旅广电、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各镇政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调度协商机制、出台产业配套政策。将林业产业经济发展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二)加强投入保障。全面落实中、省、市有关政策,积极争取中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高效统筹各类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做到专款专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林业产业,突出“奖销售、奖增量、奖品牌”。加大对涉林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林农大户(家庭林场)的奖补政策支持和金融信贷扶持;完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发展经济林的保费补贴比例。
(三)注重三产融合。做强园区、示范基地、专业村、产业强镇等林业产业一产;实施林产品加工增值提升行动,培育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富硒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二产,利用数字乡村开展“互联网+”林产品出村进城,打造“果联网”,搭建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三产,改变以往依靠种植增收的单一模式,建设集休闲旅游、采摘观光、生态体验、康养美食、森林科普于一体的汉阴林文旅综合示范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培强市场主体。培强一批林产品流通加工“五上”企业、“链主”企业,壮大一批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林场、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林果经营主体升规纳统。建立完善林产品食品安全体系,引导林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高的“三品一标”林产品牌,借助森博会、林博会等展示展销平台,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做靓汉阴富硒、有机林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强化科技支撑。支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焦全产业链科研创新和核心技术,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安康农科院等院校的合作,建立油茶、核桃、柿子、食用菌专家工作站,汇聚专家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建立完善县、镇两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服务进基地、进园区,为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六)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汉阴县林业产业倍增计划工作体系。形成“责权利”明晰的林业产业倍增计划责任清单,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镇、各相关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和林长制考核内容,县政府每年根据考核情况对排名靠前,工作突出的镇和部门进行表扬激励,对工作推进不力,考核评价靠后的严肃通报问责,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附件暂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