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养老、医疗政策兜牢民生底线的提案
名称 | 关于落实养老、医疗政策兜牢民生底线的提案 | ||||||
办理部门 | 县医保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韩 丹 | 签发日期 | 2024-07-21 | 发布日期 | 2024-07-24 | 类别 | A |
正文 |
乔波、刘兰兰、祝俊、伊力、胡学勇、刘仁宏、隆孝松(等七位)委员提出的关于落实两个保险(养老、医疗)政策,兜稳兜牢民生底线的提案。 |
||||||
回复 |
一、关于“减轻参保压力”的建议 按照安康市医疗保障局、安康市财政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总筹资每人每年1020元,较上年增长60元,其中参保个人缴费380元/人/年,较上年增长30元,中省市县财政配套640元/人/年,较上年增长30元。这个筹资标准是陕西省的统一筹资标准,个人缴费标准也是全国的最低缴费标准。近几年来,个人缴费金额的不断增加,的确给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县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上级反应困难群体个人参保缴费压力大的问题,请上级部门深入基层调研,根据群众实际可承受能力确定居民参保个人缴费标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也提出了此类问题,我们共同呼吁和期待国家层面能予以研究调整缴费政策。 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特殊困难群体参保缴费资助力度,根据民政、乡村振兴部门提供的特困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监测对象名单直接在医保系统进行标注。特困供养对象按照个人缴费标准100%进行资助,即每人每年资助380元,个人不再缴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照个人缴费标准50%进行资助,即每人每年资助190元,个人只缴费190元;监测对象按照50%进行资助,每人每年资助190元(2023年资助70元),个人只缴费190元。2024年我县共计资助21342人,资助金额4849750元,较上年增加848900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参保资助力度,切实减轻困难群体参保缴费压力,确保应保尽保。 二、关于“提高报销水平”的建议 国家高度重视参保群众医疗保障工作,通过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作用,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患者基本医疗需求能够得到较好保障。一是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发挥主体保障作用,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二是慢特病报销水平大幅度提高,2023年增加了慢特病种类,慢特病病种由24种调整为55种,拓宽了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年度报销限额均大幅度提高,以登记备案人数最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例,调整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报销比例为60%,年度报销限额为1000元,调整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城乡居民和职工报销比例分别为70%和85%,年度报销限额均为5000元。三是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国家每年组织开展医保药品谈判,通过谈判准入,将许多临床必需但价格昂贵的独家药品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将符合条件的抗癌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由2019年的1000多种增至现在的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中药饮片892种,特殊药品由原来70多种增至现在的252种,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品价格水平显著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参保患者的用药负担,群众的医保获得感极大增强。 您“关于提高报销比例”的建议,目前国家和省、市医保局尚未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我局将把你们提出的建议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共同呼吁上级部门予以研究。 三、关于“改进医疗条件”的建议 近年来,在省市卫健、医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改工作部署,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锐意改革进取,创新构建“1522”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模式,大力推进需求对接、人下下沉、技术贯通、信息共享等机制,发挥医保、公卫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镇卫生院阶梯错位发展,医疗业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协调推进,建成中医、口腔、疼痛、血透、妇产、消化等特色专科,4个区域常见病诊疗中心已基本建成,其中涧池、漩涡两所中心卫生院升级建成县域诊疗次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区域辐射带动能力。通过改革,“县级强、镇级活、村级稳、信息通、上下联”的三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了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一盘棋”调度,“一张网”管理、“一体化”推进,全县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医保工作职责,积极主动配合县卫健部门,持续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健康服务效能,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问题。 四、关于“创新宣传手段”的建议 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推进,医保政策也随之不断更新变化,且呈碎片化。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下沉宣传(医保政策宣传进镇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医疗机构)、媒体宣传、发放宣传折页、拍摄微视频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镇、村(社区)医保服务站(室)、各医药机构也主动作为,经常性面对面为群众、患者宣传医保政策,广大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满意率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去年医保征缴工作中,汉阳等镇从群众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以群众身边的正反面事例为原型,制作了很多典型案例、微视频进行宣传,现身说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涧池等镇邀请本地网络达人对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进行宣传,有效推动了参保缴费工作进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文位的宣传,达到了宣传政策、提升医保工作质效、增强群众医保获得感的综合效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好的做法,学习借鉴各地经验,用更接地气、更加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将医保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感谢您对医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给我们多提合理化建议,从政策角度多做宣传,让周边的群众能更加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充分地享受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