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的哥
第二届汉阴县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候选人吴大刚事迹
索引号: | 发布日期: | 2013-08-15 21:04 | |
来源: | 县委宣传部 | ||
内容概述: |
吴大刚,男,38岁,中共党员,汉阴县顺达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
走进出顺达公司,迎面墙上挂着两面锦旗,这是乘客感谢拾金不昧好司机吴大刚的;翻开公司每月的好人好事登记簿,上面最多的是乘客感谢他的话语。去年春节期间,吴大刚送人去漩涡镇,返回时在车上发现一个遗失的钱包,有三张银行卡、一张身份证和三千多元现金,他立即报告公司。失主领回钱包,感谢不已,吴大刚说这是应该做的,谢绝了失主感谢金。
在吴大刚眼里,别人丢在车上的东西,看到了,要提醒失主;捡到了,要立即物归原主,不能立即归还的要立即上交公司。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水准。
后来,这名在高速路上工作的失主和吴大刚成了朋友,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生意伙伴,只要有人需要用车,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吴大刚说,出租车是展示人文汉阴的第一窗口,外地人来汉阴经商、休闲,最先接触到的是出租车司机。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换来了乘客的认可,让他终身受益。
8年来,也不知道乘客多少次在他的车上落下过多少贵重的物品和现金,但每次他都及时交给公司,并想尽办法送到失主手中。
在同行眼里,吴大刚是标杆和榜样。今年4月,“的哥”李师傅拾到3万元现金,上交派出所还给失主后,见到吴大刚自豪地说,“不光是你拾到东西能上交,我在车上捡到3万元现金都还给失主了!”顺达公司办公室主任田厚宁说,吴大刚在公司工作七、八年了,从没有过交通违章违纪行为,只有许多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事,不仅得到公司好评,还多次获得运管和交警等部门的多次嘉奖。
家住汉阴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吴大均夫妇逢人就说,吴大刚是他们这辈子遇见的最好的人,救了孙子雨林的命,一生都对他感激不尽。五年前,送病危的孙子到县医院的经历,他们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2007年腊月,大雪纷飞,两月大的雨林高烧、啼哭不止,医生建议赶快送县医院。叫车!在户外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吴大均夫妻俩轮换顶着风雪打电话。从傍晚到晚上11点多,联系遍了漩涡镇内所有客运车和货车,车主都说雪厚路滑,钱再多,也不敢出车。深夜12点,吴大均联系上吴大刚,他也不敢跑,但听说孩子病情危重,吴大刚答应出车。次日,天麻麻亮,看到积雪没膝,鹅毛大雪漫天飞,吴大均正担心车来不了,接到吴大刚电话:天没亮就出发了。有两年多驾龄的吴小松和妻子送儿子雨林,看到出租车一次次在凤凰山上打滑溜边,吴小松的心就揪得紧紧地:一家三口该不会把命送在路上吧!他们边走便停车敲下防滑链上的冰。到汉阴县医院时,天已经快黑了。吴小松说,村里人平时租车到汉阴需1个小时,车费要得120元;那次,冰天雪地绕行几十公里用了一天,吴大刚只收了160元车费。
对这次出车,吴大刚的妻子杨晓霞,也是反对的:急人所急,自身安全也很重要。但面对丈夫急人危难的决心,她让步了。踏着积雪,杨晓霞一直等丈夫的车看不见了才回屋,她的心也跟着丈夫的车走了。这次出车,也刻在了吴大刚的记忆里,每次回想当时的情景,就觉得后怕。他说,当时心里想,我这是来救人,还不晓得自己能不能活。
同样感激吴大刚的还有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的蒋友顺, 去年3月,蒋友顺在干完农活回家的途中跌入两丈高的山崖,伤势十分严重,接到电话的吴师傅把人送到医院,还垫付了医疗费。
半夜送临产孕妇,接送突发疾病的村民就诊,吴师傅记不得有多少次,可他帮助过的乘客记得。在城关镇五一村方圆几十公里,村民有事都会联系他,大家觉得吴大刚信誉度高,一打电话比“120”还快,是大家心中的“便捷120”。
在汉阴,司机最忌讳拉两种人:一是刚生产几天的妇女,二是戴孝的。怕拉了走霉运。万一要拉,要么给车披红,要么另封红包。而吴大刚认为出租车是公共服务的,参与道路营运的车,不能拒载。他只要遇到有坐月子的妇女和办丧事的拦车,都用微笑让顾客满意。当地司机说他破了规矩,吴大刚用行动证明这是迷信观念,用行动做给大伙看,让大伙消除了顾虑。
吴大刚爱好出租车职业,不仅因为能养家糊口,更因为出租车能方便他人,应人之急,解人之难。吴大刚践行不欺客宰客、不拒载、挣良心钱挣诚实钱的信念,用热情微笑和诚信服务,拉近他与乘客的距离,也让外地乘客记住了汉阴。
2012年,吴大刚被授予“安康市首届优秀出租车驾驶员”和汉阴县首届道德模范的光荣称号。今年4月,吴大刚光荣入围第三届陕西省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