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0号建议的函
汉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办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0号
建 议 的 函
蒲永继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上七古镇及加强旅游开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汉阴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陕南重要休闲度假中心和乡村旅游基地”的目标定位,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通过强化资源保护,挖掘文化内涵,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水平,汉阴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一、上七古镇旅游资源概况
上七古镇南邻紫阳县,西临镇巴县,地理位置特殊,是汉阴县的南大门。自然景观方面,上七古镇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映山红”遍山开放,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人文景观方面,上七古镇开发较早,历史遗存较多,黑龙潭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腊溪河下游,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上七古镇距凤堰古梯田景区较近,随着凤堰核心景区的开发,对上七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二、打造“汉江画廊”为汉阴南部山区带来发展机遇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超前谋划,提出“一心两带三线”旅游产业布局,规划沿汉江541国道打造“汉江画廊”旅游经济带。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出以生态旅游为纽带,以沿线打造一批旅游景区、农业园区、民宿驿站、房车营地等资源业态为重点,连通石泉、汉阴、汉滨、紫阳等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大汉江旅游经济带。该经济带的建设,将为我县地处南部山区的漩涡、汉阳两镇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已将南区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强力推动,随着541国道的建成通车,结合你们的建议,将为我县在积极争取凤凰山隧道项目,“汉江画廊”旅游经济带规划建设中抢得先机。
三、精准定位,为上七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面对机遇的同时,我办按照旅游对基础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结合实际对上七古镇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出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上七古镇自然景观较为分散,旅游资源散而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需求。二是基础设施较差,旅游大巴、自驾车队无法通行,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三是旅游品牌不响,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旅游总体形象不够突出。四是资源独特性不强,特色不鲜明,景点吸引力不强。游客逗留时间短,不能很好地留住游客。
为突破发展瓶颈,精准定位,助力村民脱贫增收,结合您的建议,现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1、保护是发展的前提。由漩涡镇牵头,在保护上七古镇自然生态资源上,特别是保护好高山映山红、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提出具体工作措施,由县旅发办负责制作相应引导标识、提醒保护生态环境标识,由古镇三个村负责宣传动员本地群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2、精心策划争取旅游项目。由县旅发办牵头,漩涡镇配合,精心策划1-2个重点旅游项目,完善项目相关前期审批手续,由县旅发办负责,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争取项目早日落地。
3、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完善。由漩涡镇牵头,以建设“汉江画廊”旅游经济带为契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助力脱贫、带动增收为目标,积极争取市县财政、扶贫、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项目资金,逐步推进古镇基础设施建设。
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由漩涡镇牵头,以产业扶贫为基础,积极策划、包装一批能落实、能创收的中小型旅游+产业融合项目,鼓励本地能人大户、返乡青年投资创业,积极开展引导、培育、帮扶,力争打造一批稳得住、留的下的产业项目,逐步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最后,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县旅游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同时,真诚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安康旅游、支持汉阴旅游产业发展,全面建设幸福汉阴,携手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