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民互动>政协委员提案

政协委员提案

汉阴县扶贫开发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函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10-15 11:37

王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深度贫困村)制定透明的奖补政策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深度贫困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是我县明年摘帽最大的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201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2018227日,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制定出台了《汉阴县产业扶贫指导意见》(汉政发〔20186号),在此文件的基础上,又配套出台了《汉阴县产业脱贫扶持奖励办法》(汉政办发〔2018〕25),进一步理清了全县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目标和路径,为未来三年全县产业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汉阴县产业扶贫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县发展富硒粮油、富硒畜牧产品、富硒魔芋、富硒茶叶、富硒食用菌、富硒蚕桑等六大传统产业,富硒特色水果、富硒青花椒、富硒甜玉米等三大新兴产业,富硒猕猴桃、富硒中药材、富硒仙人掌等三大特色产业。通过搭建联结桥梁,建立“镇园产业联盟”对接平台,按照“镇园联盟、村社承载、贫困户参与”运作模式,着力夯实“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对接载体,实现“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经营主体走,经营主体跟着市场走”;通过创新联结方式,把贫困户的生产要素有机的镶嵌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贫困户增收渠道。如“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资产入股得股金、订单生产得现金”的“五金收益”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相得益彰;通过突出联结重点,遴选全县有能力、有实力的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产业脱贫工作,把带动贫困户脱贫作为示范类经营主体晋级认定的硬性约束,明确数量指标、带动模式、预期收益。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明显的经营主体,在晋级认定上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在资金项目上予以重点扶持。《汉阴县产业脱贫扶持奖励办法》明确了全县产业脱贫扶持对象、资金来源、申报条件、扶持政策、申报程序、验收程序及兑现办法、监督监管等产业脱贫工作的具体流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文件,便于各镇各村和各经营主体把握和运用。 

在制定完善产业脱贫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对深度贫困村的水、电、路等项目超前安排、超前谋划,截至目前,各项目进展迅速。一是村组道路方面。2018年深度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已开工36个项目74.8公里,项目覆盖14个深度贫困村,总投资6172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完成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已完成20公里。实施桥梁项目2个,覆盖2个深度贫困村,总投资420万元,即将进行招投标。省交通厅下达深度贫困村村组道路项目208.82公里,下达资金13586万元,目前已完成勘测设计40公里;二是水利方面。2018年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的深度贫困村有14个,共计投资1143.85万元,解决贫困人口1780户613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9月底前全面竣工投用;三是电力方面。今年启动深度贫困村电力改造项目1个,改造0.4KV线路5.53KM改造户表300户,投入资金51.67万元,目前项目已竣工。

感谢你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汉阴县扶贫开发局

                            201810月14日

    联系电话:5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