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xzfgzbmzfb/2022-1982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文件,应急预案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汉政办发〔2022〕27号 | 成文日期: | 2022年04月22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2-04-25 09:53 |
政策解读: |
|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中省驻汉有关单位:
《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基本情况
(一)2021年度工作概况
2021年,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0处,通过搬迁和工程治理,共核销地灾隐患点9处,受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新增地灾隐患点12处。全年共开展应急演练83场次,培训群众13921人次,实现在册地灾隐患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2021年2月率先在全市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双清零”工作,获市局通报表彰。2021年3月22日,率先在全省完成普适性监测项目建设。2021年汛期,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起,避免了14户45人伤亡,获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
(二)2022年地质灾害现状
经组织专家汛前排查,确定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3处,分布于10个镇56个行政村,共计威胁群众408户1803人,威胁房屋2307间,威胁财产价值9228万元。全县83处地灾隐患点,按类型划分:滑坡为8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97.6%;崩塌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1.2%;泥石流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1.2%。按规模等级划分:小型80处,占隐患点总数的96.2%;中型3处,占隐患点总数的3.8%。
二、重点防范时段及区域
(一)重点防范期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汛期(6-9月),陕南降水偏多1-2成,总体来看,今年地质灾害与多年平均持平,较2021年有所降低,但受局地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影响,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二)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汉阴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我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
1、漩涡、汉阳高易发区。包括漩涡镇、汉阳镇部分区域,面积141.56 km2,区内共有在册地质灾害点22处,灾害点密度0.15处/km2。该区以高、中山区为主,河道呈深切“U”形谷,沟谷长,坡降大,区内村民削坡建房开挖坡脚情况比较多,岩石破碎,风化强烈,残坡积物发育,应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威胁。
2、月河北部观音河、青泥河、中河流域及平梁—双乳高易发区。位于月河北侧,包括平梁镇、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双乳镇、观音河镇、双河口镇及铁佛寺镇部分区域,面积267.21km2,区内共有在册地质灾害点35处,灾害点密度0.13处/km2。该区以中、低山区为主,区内沟谷发育,一般厚度5m左右,易产生滑坡,应重点防范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地灾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灾闭环管理模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对象,加大调查排查力度,充分运用群专、群防、无人机等“人防+技防”的手段找准找全潜在的地灾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隐患分类施策,坚决防止在册地灾点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加强群测群防管理。全面夯实人防、建强技防,县自然资源局负责83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及责任人的培训管理及检查考核。镇村要压实防灾主体责任,汛前及时发放群测群防补助,逐点发放“两卡”,更新隐患点标识牌及撤离路线牌,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方案,2022年5月1日前将方案报县自然资源局备案。
(三)尽快修编应急预案。各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汲取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举一反三,结合工作实际,查找短板不足,尽快修定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四)加强培训及应急演练。按照在册地灾隐患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的要求,镇村要加大对隐患点监测人员及威胁群众的宣传培训,组织开展简单实用的“防、抢、撤”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及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作,继续做好气象会商、风险评估及预报预警工作。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坚持人防和技防并重,充分利用新建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及系统平台,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六)加快推进综防体系。今年,是五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收官之年。按省市要求,本年末要全面完成2018-2022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5年建设任务的“清零”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要倒排工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县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合,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年度任务。
四、防治措施
(一)夯实工作职责。深入贯彻《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各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细致排查隐患、逐点制定台帐、分类施策整改、加强监测巡查,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及部门工程建设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培训演练。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样形式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按照在册地灾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及早安排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县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要加强督导检查。
(三)及时预警响应。县自然资源、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及时会商研判、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高预警预报的精细化、准确性。要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技术要求》,建立专业设备预警与群测群防体系有机结合、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专群结合预警实效,切实做到“有预警即响应”。
(四)果断避险转移。严格按照《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汛期强降雨期间,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对隐患点加密巡查检查,及早发现风险隐患,根据预警预报及雨情信息,分析灾害趋势,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情况危急的,可强制撤离,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加强转移避险人员管控,紧急情况解除前,防止人员回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源头管控。地质灾害防治要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各镇要加强村民建房管理,严禁切坡建房、乱堆乱放,工程建设及集中搬迁点必须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
(六)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及灾险情速报等制度,一旦突发灾险情,要及时转移群众,及时上报信息,并根据受灾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先行处置。对在工作中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尽责、组织不得力的,将根据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汉阴县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0915-5279121,传真:0915-5279600。
《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2日
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2021年度工作概况
2021年,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0处,通过搬迁和工程治理,共核销地灾隐患点9处,受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新增地灾隐患点12处。全年共开展应急演练83场次,培训群众13921人次,实现在册地灾隐患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2021年2月率先在全市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双清零”工作,获市局通报表彰。2021年3月22日,率先在全省完成普适性监测项目建设。2021年汛期,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起,避免了14户45人伤亡,获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
(二)2022年地质灾害现状
经组织专家汛前排查,确定汉阴县2022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3处,分布于10个镇56个行政村,共计威胁群众408户1803人,威胁房屋2307间,威胁财产价值9228万元。全县83处地灾隐患点,按类型划分:滑坡为8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97.6%;崩塌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1.2%;泥石流1处,占隐患点总数的1.2%。按规模等级划分:小型80处,占隐患点总数的96.2%;中型3处,占隐患点总数的3.8%。
二、重点防范时段及区域
(一)重点防范期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汛期(6-9月),陕南降水偏多1-2成,总体来看,今年地质灾害与多年平均持平,较2021年有所降低,但受局地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影响,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二)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汉阴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我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
1、漩涡、汉阳高易发区。包括漩涡镇、汉阳镇部分区域,面积141.56 km2,区内共有在册地质灾害点22处,灾害点密度0.15处/km2。该区以高、中山区为主,河道呈深切“U”形谷,沟谷长,坡降大,区内村民削坡建房开挖坡脚情况比较多,岩石破碎,风化强烈,残坡积物发育,应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威胁。
2、月河北部观音河、青泥河、中河流域及平梁—双乳高易发区。位于月河北侧,包括平梁镇、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双乳镇、观音河镇、双河口镇及铁佛寺镇部分区域,面积267.21km2,区内共有在册地质灾害点35处,灾害点密度0.13处/km2。该区以中、低山区为主,区内沟谷发育,一般厚度5m左右,易产生滑坡,应重点防范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地灾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灾闭环管理模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对象,加大调查排查力度,充分运用群专、群防、无人机等“人防+技防”的手段找准找全潜在的地灾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隐患分类施策,坚决防止在册地灾点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加强群测群防管理。全面夯实人防、建强技防,县自然资源局负责83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及责任人的培训管理及检查考核。镇村要压实防灾主体责任,汛前及时发放群测群防补助,逐点发放“两卡”,更新隐患点标识牌及撤离路线牌,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方案,2022年5月1日前将方案报县自然资源局备案。
(三)尽快修编应急预案。各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汲取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举一反三,结合工作实际,查找短板不足,尽快修定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四)加强培训及应急演练。按照在册地灾隐患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的要求,镇村要加大对隐患点监测人员及威胁群众的宣传培训,组织开展简单实用的“防、抢、撤”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及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协作,继续做好气象会商、风险评估及预报预警工作。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坚持人防和技防并重,充分利用新建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及系统平台,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六)加快推进综防体系。今年,是五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收官之年。按省市要求,本年末要全面完成2018-2022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5年建设任务的“清零”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要倒排工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县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合,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年度任务。
四、防治措施
(一)夯实工作职责。深入贯彻《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各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细致排查隐患、逐点制定台帐、分类施策整改、加强监测巡查,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及部门工程建设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培训演练。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样形式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按照在册地灾点培训演练100%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及早安排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县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要加强督导检查。
(三)及时预警响应。县自然资源、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及时会商研判、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高预警预报的精细化、准确性。要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技术要求》,建立专业设备预警与群测群防体系有机结合、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专群结合预警实效,切实做到“有预警即响应”。
(四)果断避险转移。严格按照《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汛期强降雨期间,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对隐患点加密巡查检查,及早发现风险隐患,根据预警预报及雨情信息,分析灾害趋势,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情况危急的,可强制撤离,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加强转移避险人员管控,紧急情况解除前,防止人员回流,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源头管控。地质灾害防治要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各镇要加强村民建房管理,严禁切坡建房、乱堆乱放,工程建设及集中搬迁点必须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
(六)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及灾险情速报等制度,一旦突发灾险情,要及时转移群众,及时上报信息,并根据受灾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先行处置。对在工作中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尽责、组织不得力的,将根据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汉阴县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0915-5279121,传真:0915-5279600。
上一篇: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 04-09 ]
下一篇: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暨产业…[ 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