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新型城镇化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安康市新型城镇化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22〕5号)要求,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分别牵头制定了《汉阴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汉阴县城市建设存量问题化解专项行动方案》《汉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汉阴县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汉阴县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五个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

  1.汉阴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2.汉阴县城市建设存量问题化解专项行动方案
  3.汉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4.汉阴县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5.汉阴县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28日


  附件1


汉阴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县自然资源局牵头)


  为贯彻落实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强化“三新、三高”战略眼光,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依法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维护规划权威,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谋划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权威性、协调性。统筹划定我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统筹好河湖、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科学配置规划指标,强化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国土开发强度等指标的约束作用,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对标乡村振兴、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落实安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汉阴发展定位。优化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各领域空间需求,筑牢“两带三屏多节点”(两带:沿月河与汉江岸线的生态带,保障两大河流的水资源生境;三屏:北部秦岭森林保护区、中部凤凰山森林公园保护区、以及南部巴山水源涵养区;多节点:以汉阴县县域境内各乡镇水源点)生态总体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坚持“多规合一”,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立足我县自然生态条件、历史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构建具有汉阴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开发保护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落实国家和省级战略要求,确定目标定位和指标体系,提出全域空间发展战略。全面摸清并分析汉阴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结合地方实际,科学合理的划定“三区三线”,对县域国土空间用途进行分区分类分级的统一管制和综合协调,确定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的要求,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一轴引领、两极带动”的城乡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依据省、市对汉阴的定位,衔接《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果,结合汉阴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全县产业发展以及功能布局,着力构建“一轴一主一副三点多级”的城镇空间布局框架。建立由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监督体系,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全覆盖,同步搭建“多规合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二)加强规划管控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将节约集约理念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促进国土空间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实现“产业拓展、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市民宜居”的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和发展规模,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合理管控,依据县域自然地理格局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后,城镇建设必须严格限定在开发边界范围内,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效益集显”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园区和经济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重点依托汉阴经开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在园区内集中布局。严格控制园区外新增工业用地规模,确需在园区外安排重大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业项目,须加强科学论证。(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分工负责,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四)健全用途管制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林业局分工负责,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五)强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调配,优先保障全县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项目,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用地。对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以当年处置存量土地规模作为核定计划指标的重要依据,计划指标优先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的区域及亩均效益好的项目倾斜。(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六)优化产业用地保障服务。在保障产业发展用地中坚持规划确定用途、用途确定供应方式、市场确定供应价格的原则。执行产业用地政策时,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创新工作模式,在项目招商洽谈阶段,产业引进部门要与发改、经贸、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对接,相关部门要及时提供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准入咨询服务并进行选址,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创造前期条件。引导项目优先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实行“以地招商”。(县自然资源局、县经贸局、县招商服务中心分工负责,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七)夯实规划监督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为出发点,严格执行《安康中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用地许可、规划设计、规划审查、规划许可、施工设计、验线核实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加强建设项目日常监管力度,形成部门合力,做到信息共享互通,确保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刚性。(县行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分工负责,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八)加强综合执法检查。通过实施动态巡查、专项行动、督办督察,结合12345举报、媒体曝光、上级转办等渠道,依法管控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坚决打击违法用地、未批先建、乱占耕地和乱搭乱建行为。有效构建信息监管平台,通过综合运用国土调查云3.0、卫片执法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对各类建设主体违法行为进行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并实施监管,构建覆盖全域的综合监管信息平台。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加快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分工负责,各镇、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体系。完善规划管理技术导则,系统整合国土三调、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统一底图底数,完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数据的“底图”和“底线”作用,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有效监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提升政府管理决策水平。
  (二)提升建设规划审批效能。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要求,强力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简化建设项目审查事项和工作流程,深入推进大数据智慧规划管理,充分挖掘、分析规划大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信息化支撑辅助规划科学决策,强化空间规划数据资源的统一应用,做到规划从编制到审批、从审批到使用、从使用到监管“一张蓝图”,确保规划精准使用,提升规划审批效能。
  (三)加强规划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落实“谁规划、谁负责”制度,规划团队对编制的各类规划和重大项目决策进行技术把关,与知名院校、专家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与城市重大规划编制决策。加强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加大规划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
  (四)加强规划宣传力度。结合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开展部门和各镇的意见征求交流会,通过报纸、公众号等媒体,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城市环境、设施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作用,大力报道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动态,广泛宣传相关法规政策,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



  附件2


汉阴县城市建设存量问题化解专项行动方案

(县自然资源局牵头)


  为认真落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21〕27号)要求,全面化解城市建设存量问题,妥善解决城镇建设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全县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梳理、妥善化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遗留问题,坚决遏制城镇建成区内新增“两违”问题,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到2023年,城市建设各类遗留问题全部化解,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妥善解决城镇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梳理历年来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等历史遗留问题,重点化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开发过程中企业经营不善、拆迁补偿安置、债权债务纠纷、项目“烂尾”、不动产权证书办理等原因引起的矛盾,特别是群众高度关注的房地产开发领域突出问题,逐步化解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税务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持续强化“两违”管控工作。严厉打击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确保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零新增”。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落实网格化城镇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增“两违”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从萌芽状态遏制住“两违”势头,确保实现“零增长”。持续开展存量“两违”问题清理工作,对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历史问题,按照“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思路,研究出台历史“两违”问题分类处理办法,依法依规、分步消化存量“两违”问题。(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推进新建房地产项目“交房即交证”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积极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政策。强化对新建商品房开发建设、不动产登记的整合优化,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创新,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税务局。)
  (四)加强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加大建设项目日常监管力度,强化项目立项管理,落实项目准入制度。规范土地供应管理,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及供应管理,按照“统一实施征收、统一安置补偿”的要求,做到净地收储。严格执行项目规划管理,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或已批复的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出具建设项目规划条件,严禁擅自调整或变更。严格落实净地出让和土地现场动态巡查监管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规范监管模式,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五)建立联合监管机制。采取边治理、边总结、边探索的办法,在排查整治中,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实现信息及时、充分、全面、有效共享。对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协同督查,实施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
 三、工作步骤
  (一)安排部署和摸排梳理阶段(2022年8月底前)。全面开展辖区内存量问题摸排梳理工作,摸清问题成因,建立问题台账,研究制定分类处置办法和政策措施。
  (二)分类处置阶段(2023年8月底前)。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合理解决”的原则,制定处置计划和处置任务,压实相关部门处置责任,倒排工期分类处置。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3年12月底前)。认真总结问题整改的经验做法、主要成效及典型案例,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解决存量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高效、稳妥有序解决好城镇项目建设中的存量遗留问题。坚持从发展大局出发,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妥善化解矛盾问题。要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有效措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统筹,加强协调配合。各镇、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分工,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做到组织到位、工作到位、配合到位,尽职尽责地解决好城镇建设领域遗留问题。
  (三)创新思路,科学制定措施。各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本着依法依规的原则,公平、公正、合理的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扎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确保存量问题化解工作顺利推进。
  (四)强化考评,确保工作实效。县自然资源局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督查,对问题摸排、分类处置、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督查和考评结果向县政府报告,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附件3

  汉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


  为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新型城镇化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22〕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市政府新型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新型城镇化建设五大行动推进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围绕“小切口、微更新,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建设,以“完善城镇功能、补齐设施短板、打造精品街区、提升城镇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因地制宜,点面结合,推动县城和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具体措施
  (一)坚持规划为先
  1.编制汉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着力构筑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县发改局牵头,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及各镇组织实施)
  2.编制汉阴县“十四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以及县城供水、绿地、照明、燃气、消防、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引导各项建设科学有序发展。(县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陕西城市燃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汉阴分公司、县污水处理公司、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城建公司组织实施)
  3.修订完善县城各片区控规,加强城镇出入口、公共服务区、交通枢纽区、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严格规划执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塑造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城镇特色。(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组织实施)
  (二)加强项目包装
  4.深入学习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省委省政府全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推进会、全市经济稳增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围绕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科学编制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盘子,谋划包装一批符合投资方向的项目,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县住建局牵头,县发改局配合)
  (三)提高城镇交通服务功能
  5.积极谋划、推进“一线三隧”,实现10镇二级公路全贯通,完善城乡交通体系,积极融入关天、成渝、汉江三大经济带。(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分工负责,相关镇配合实施)
  6.推进迎宾大道、花扒路、创业路、火车站进站路、春晓路、永康路、吉祥路、长乐路西延、汉太路西段、幼儿园南侧道路、龙杨路建设,打通南环路、河堤路西坛段、西大桥至四拱桥沿月河段,拆除西城农贸市场,完善杨家坝片区、双星五六组片区小区道路,实施实验中学天桥、西大桥北桥头环岛,理顺城市路网脉络。(县住建局、县城建公司、县交投公司负责)
  7.实施城市道路微改造,推进“白改黑”、机非分离,完善龙岗公园东龙路健康步道;合理配置停车设施,优化停车场布局,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推进充电站、充电桩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低能耗交通方式,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推进重点区位公交无缝衔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乘车便捷度;实施智慧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交通管理精细化。(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交警大队、国网汉阴供电公司分工负责)
  (四)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功能
  8.加快龙岭水厂提标改造及高家岭水厂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尽早建成发挥效益,从根本上缓解县城供水水源不足问题。同时,加快新、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保障县城供水保证率(县水利局负责,县发改局、县供水公司配合实施)。
  9.通过委托代储等形式,提高调峰能力储备,编制汉阴县冬季供气预案,健全城市冬季保供调度机制;实施涧池军坝至蒲溪工业园区的中压管道施工,加快天然气利用工程向镇村延伸,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网,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县发改局、县住建局负责县燃气公司配合实施)
  10.加快制定养老、医疗、育幼等民生设施配置标准,在规划编制和方案审查、竣工验收工作中严格落实,确保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备,打造15分钟城镇生活圈。完善城镇广场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教体科技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经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广电局分工负责)
  (五)提高城镇生态环境水平
  11.实施老城区、老小区、企事业单位以及集镇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城区、镇区全部实行雨污分流,确保城区、镇区污水全面收集、雨水高效利用排放。对人工湖排污管涵、月河沿线排污口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城乡生活污水无泄漏(县住建局牵头,各镇、县污水处理公司配合实施)
  12.加快漩涡、汉阳、涧池污水处理站扩容、蒲溪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解决好四镇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月河沿线可视面范围人口聚集的村民聚集点,也要建设污水支管网,实现支管网与主管网的有效联通。(县住建局牵头,各镇、县污水处理公司配合实施)
  13.高质量推进县城“增绿提档”工程建设,实施月河花岸二期、北城街墙体绿化、城市绿化众筹,有序推进公园里带状公园、李家台滨河公园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更新,实施既有绿化提升改造,推行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建设一批“小而精”的口袋公园。(县住建局负责组织实施)
  (六)提升城镇风貌水平
  14.实施月河两岸风貌提升行动。实施李家台滨河公园、西坛亲水广场、花扒滨河公园、西坛文化古街、东尚三城二期小区外道路改造。对月河两岸高层建筑楼体亮化进行统一规划、分期进行改造。将月河两岸多层建筑、民居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屋顶景观改造和外墙“美容工程”,塑造“月江夜韵”,将月河两岸打造成为展示汉阴文化特色、满足人文功能需求的“城市会客厅”。(县住建局、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
  15.实施精品街区建设。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旅融合、尺度宜人、慢行友好、管理精细的要求,加快推进汉太路、永康路、吉祥路、长乐路西延、花扒路、迎宾大道、火车站进站路、西坛文化古街、北城街西段提升改造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并达到净朗天空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创造商机。(县住建局、县交投公司、县城建公司负责组织实施)
  16.建设文化城市,实现文旅、城旅、城文融合发展。全面完成南城墙沿线、西坛片区拆迁,加快建设南城门、西坛文化古街及西坛棚户区改造,实施汉阴初级中学搬迁,启动三沈纪念馆北侧43户征迁工作,实施三沈纪念馆二期工程。(县住建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教体科技局、城关镇组织实施)
  17.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加快双河口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蒲溪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推进特色农房建设、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文化、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特色镇村。(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双河口镇、蒲溪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七)提升城镇住房品质
  18.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为引进人才、青年人、就地城镇化等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对全县城老旧小区,临街居民建房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小区后续管理。(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各镇组织实施)
  19.坚持房住不炒,鼓励住房消费。积极宣传《关于鼓励到汉阴县城购房置业八条措施(试行)》,加大优惠政策、奖励政策落实力度,吸引农村村民、外来人员到汉阴购房消费、置业创业,促进汉阴城镇化发展。落实绿色建筑“四清一责任”,促进低能耗、高品质住宅建设。(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教体科技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负责组织实施)
  (八)提升城镇防灾减灾水平
  20.以提升城市耐灾能力为核心,加快韧性城镇建设,加强城镇防洪、防滑等项目建设。全面建成老体育场地下人防停车库和老体育场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实施北坡二期防洪渠、月河综合治理、杨家坝、中堰片区污水管网、花扒站前广场人防工程、人防疏散基地建设。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指导思想,优化城区内涝防治预案,配齐、配好防涝设备设施。(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汉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专班,负责研究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负责建立工作机制,制订具体推进计划,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做好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二)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定期协调督查机制,及时研究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估,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县联席会议研究协调。各责任单位要结合本行业“十四五”规划,集中项目、技术力量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落实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镇各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及时报道典型经验和做法,强化示范效应,凝聚社会共识,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附件4


汉阴县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


  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最干净最整齐最畅通”城市,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国卫复审夯实基础,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补齐精细化管理短板,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夯实精细化管理责任,实现城市市容市貌、科学管理水平和市民满意度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
  1.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扎实推进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待开发地块等薄弱部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大日常清扫保洁和督导检查力度。合理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逐步消除城市主干道外摆垃圾桶,推行定时定点投放试点。落实“五位一体”精细化清扫保洁措施。持续提升环卫作业装备水平,扩大机械作业范围,力争2023年中心城市道路清扫覆盖率≥9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0%。(县创建办牵头,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2.推进环境污染整治。深入开展城市道路扬尘治理,规范建筑工地围挡,落实工地出入口标准化管理措施和扬尘防治措施。完善装修建筑垃圾收运体系,实行分区定点收集,统一运输处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比例逐步提升。全面推行警城“三三联动”机制,严格控制建筑垃圾在装载、运输和弃置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完善餐饮动态管理台账,强化餐废处置监管。严管户外烧烤使用散煤,严禁焚烧垃圾、冥币行为。(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分工负责实施)
  3.提升公厕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城市公厕提升行动,中心城市建成区公共厕所设置密度≥4座/平方公里。全面落实公厕所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公厕维护管理及保洁标准,规范设置昼夜易见的公厕引导标识。完善考核奖补制度,持续推进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场、宾馆饭店内部厕所免费开放。对城市公厕位置和开放时间进行网络标注,促进公共厕所管理和服务提档升级。(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4.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逐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处理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考核工作,不断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等部门配合实施)
  5.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开展房屋整修、消防安防和小区环境治理,确保小区卫生状况良好、楼内干净整洁、停车规范有序、环境绿化美化。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逐步补齐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秩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地方魅力的背街小巷,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县创建办牵头,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二)市容管理精细化
  1.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从城市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造型、色彩、高度、外墙装饰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城区主要道路、月河两岸、商业中心和集中居住区等重点部位的建筑立面、街道广告、沿街绿化、城市家具要明确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底蕴和时代风貌。(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配合)
  2.优化市容市貌管理。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持续做好交通要道、公交站台、商业街区和学校周边街面管控,规范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摊点管理。开展夜市规范化建设试点,改造提升一批有特色的夜市摊点摊区。配合精品街区建设,推进文明示范街精细化管理扩面、提升。深化中心城区网格化监管,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完善定期曝光、通报考核、评比制度,对执行情况跟踪问效,推动市容市貌管理的社会化、规范化、长效化。(县创建办牵头,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3.强化户外广告管控。参照《安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和《安康中心城市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明确设置标准,规范设置管理,提升设施品质。按照控制数量、合理布局、提升档次、确保安全的要求,以“月河两岸”景观带为重点,持续整治不符合要求的各类楼顶、楼面、高立柱广告和牌匾标识,拆除违规、超期、低档的户外广告设施,清理乱贴乱涂非法小广告,常态化开展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抽查检验,加强广告设施日常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整洁、安全。(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三)公共设施管理精细化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加快补齐市政设施短板,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推动城市道路、照明、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向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延伸。强化供水、供气、排水、排污等公共事业管理,完善监管系统和相关管理制度。做好通讯、排水等各类井盖、管涵等公用设施的维护维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防空、防灾等应急避难场所。加大对违规占压供气、供水等管道设施的建(构)筑物清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城市市政设施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大节假日、汛期等重要时期市政设施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2.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巩固提升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周边山体绿化增彩增花增量,加大城市进出口、商业街区、月河两岸等重要区域绿化建设,实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提升城市品位。结合旧城改造、拆公还公等,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适用、景观宜人的口袋公园,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持续推进老城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见缝插绿等提质工程。强化生态堤岸及水系绿化工作,积极修复月河水系的自然岸线,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力争2023年,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县创建办牵头,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3.推进城市亮化提升。持续推进亮化景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坚持便民利民与美化城市同步推进,城市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达到100%,城市道路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以上,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亮灯率达到95%以上,道路照明的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加强照明设施巡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整洁、美观。(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4.加快综合管廊建设。按照“重点布局新城、同时兼顾老城”原则,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推进燃气、通信、治安监控、交通信号、电力等综合管廊入地工程。按照优化位置、小化设备、绿化遮蔽、美化处理要求,对各类配电箱、接线箱、变压器、控制箱进行升级改造,明确各类管线和设施产权单位责任,全面强化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设施功能齐备、运行安全。(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实施)
  5.从严整治违法建设。严格按照“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要求,夯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监管责任。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机制,落实重点项目派驻督察员制度,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的衔接,完善信息互通、监管互动、工作互助的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城市建设有关问题。(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分工负责实施)
  6.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参照《安康市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法治保障、社会协商、业主自治、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原则,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架构。建立物业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衔接机制,依法查处住宅小区内乱搭乱建、违规排污、毁绿种菜、违规装修、侵占公共空间等违法违规行为及物业服务企业违规经营行为。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监管,督促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四)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
  1.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城市道路、公路立交、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不断完善城市路网,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到2023年底,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8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建成区公交站点覆盖率≥90%。常态化开展违规占用城市道路整治工作,清除各类废弃杆桩、线缆等障碍,探索实施路灯杆与其他各类杆线并杆减量、多杆合一。清理人行道不符合设置要求的停车泊位、“僵尸车”,整治私设地锁、路锥等路障行为,确保道路畅通。(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具体实施)
  2.加强交通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提升行动,逐一排查整治交通堵点,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完善提示警示标志标线,加强高峰时段路面警力配置,强化交通违法行为治理,规范“三车”停放行为,提升重点区域交通运行效率。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能力。加大公共客运秩序综合整治,持续高压治理“黑出租”,推进联合执法常态化,探索非现场执法监管。推进文明交通行动,治理运营车辆不文明行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文明办分工负责实施)
  3.优化停车管理服务。建立中心城区停车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区停车收费分区、分级标准。积极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实现停车信息查询、停车位预定、停车泊位诱导、停车便捷收费等服务。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凡新建、改建建筑严格按照配置标准建设停车位和充电设施。结合城市道路、老旧小区改造和公产腾退,合理布局新建停车泊位。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放停车场,重点缓解老城区、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公安局配合实施)
  (五)完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1.推进网格化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城区街道、社区管理网络,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不断提高网格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优化网格化管理标准和流程,逐步将城市管理融入“321”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城市“多格合一”,整合执法力量真正下沉网格片区。到2023年,基本实现服务管理高效便民、综合执法公正文明、城市功能运行良好、市容环境清爽靓丽、智慧治理能力增强的目标。(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配合实施)
  2.实施城市管理智能化。推进汉阴数字城管运行和升级,推动城市管理各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打通数据孤岛,加快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在市政管理、环境管理、停车管理等方面推行构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化城管新模式,逐步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全方位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响应、精准处置,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牵头具体实施)
  3.强化“四级同创”。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管,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县城创建,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省级森林城市水平。广泛开展以“家风美、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绿化美”为标准的美丽家园示范建设。组织发动居民小区、城镇公共区域、企事业单位及城乡结合部定期开展“大清扫、大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干净城市、绿色城市、花园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县创建办牵头,各级单位配合实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汉阴县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主要负责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二)加强督促指导。工作专班将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完善日常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共同破解推进难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配合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的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全社会全面了解、支持和参与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好的参与和互动氛围。


  附件5


  汉阴县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县发改局牵头)


  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21〕27号)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合理统筹城乡公共资源,近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经验、提供实践支撑。特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二)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
  (三)县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建成2个县域医疗综合住院楼,1个县域医疗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
  (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县,构建文旅康养百亿产业。
  (五)实施完成新一轮避灾搬迁工作。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乡村建设工程
  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主导产业从“以村带户”向“以镇带村”转变,重点基础设施向城镇、社区、中心村聚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打造锦绣汉阴。
  1.科学规划引领建设。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引导镇村规划建设。依托移民搬迁安置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集中力量建设中心村。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留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农村文化遗产遗址保护,延续村庄传统文脉。围绕农村生产生活需要,规范建设宜居农房,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乡村风貌。聚焦“一镇十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整治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能力,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电局、县住建局、各镇配合)
  2.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和畅通工程,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村组通硬化路,加大通组公路及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道路管护和生命安全防护。完善农村供水管网设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提升供电质量和保障能力。推进网络信号扩标提面,有效解决有人居住、产业园区等区域信号盲区问题。支持有条件乡村开展5G应用试点。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县发改局牵头,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贸局、国网汉阴供电公司,中国电信汉阴分公司、中国移动汉阴分公司、中国联通汉阴分公司、各镇配合)
  3.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源头减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移民搬迁安置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和公共场所、人口聚集区卫生公厕建设,同步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村庄美化绿化亮化行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各镇配合)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合理调配帮扶力量,落实“四个不摘”,持续提升脱贫户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监测帮扶、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监督促进”五项机制,推行“责任网格化、监测信息化、帮扶精准化”三项措施,抓好日常排查,增强帮扶及时性、有效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师徒帮带制”,提升驻村帮扶水平。开展“五好家庭”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好家风”引领新民风建设。以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就业创业等为重点,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各镇配合)
  (二)实施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工程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投入,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推动各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办好学前教育。积极改善乡村幼儿园设施条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托机构,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完善幼小衔接机制,有效遏制“小学化”倾向。(县教体科技局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2.办优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缩小校际、城乡差距。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和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县教体科技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3.办强高中教育。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县教体科技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工程
  以大健康理念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织牢基层医疗网底,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扩大优质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1.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巩固提升县医院二级甲等医院成果,推进县医院综合住院楼(涧池分院)建设、县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建设和县中医医院综合住院楼建设;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推动县中医医养中心及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设,为群众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健康管理等医疗保健服务。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点提升住院服务能力、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和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借助苏陕协作的优势,不断加强与省市先进医院互联互通,加大技术交流与协作,促进优质资源联通共享。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强民营医疗机构规范管理,提升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县卫健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2.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完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国家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运输管理、接种和后续监测工作。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以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实现慢性病早防早治。推进县域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冠疫情、出血热等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建设。以心脑血管、癌症、慢性病、大骨节病为重点,完善健全患者信息档案,逐步控制和消除汉阴地方病。优化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健全县镇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和动态管理网络,实施母婴安全工程,推进婚前、孕前、产前检查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县卫健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四)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八大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开放共享、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县图书馆新馆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新建一个24小时书吧,打造涧池镇文化展厅、沈兰华书法展厅、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等一批新型文化服务空间。启动应急广播二期工程建设,重点加强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和效能发挥整治,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全县基层文化专干培训全覆盖,完成县图书馆、文化馆(站)服务年报制度,10个分馆建设常态化运行,实现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县文旅广电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2.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流动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场馆运营和举办活动。建成农村应急广播网,开办“锦绣汉阴读书会”,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县文旅广电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3.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文化传承开发。挖掘、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凤堰古梯田、三沈纪念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古建筑群落、老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凤堰古梯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省级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明城墙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一批非遗工坊和非遗村史馆。(县文旅广电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各镇配合)
  4.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按照“全域化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季化体验”的发展理念,坚持“旅游+”“+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用好汉阴“中国天然氧吧”“富硒康养”“汉阴美食”优势,积极发展康养度假、田园养生、富硒疗养、森林康养等康旅业态,实施凤堰生态康养文化度假区、山田坝杜仲康养谷、凤凰山森林康养基地、蒲溪温泉度假小镇、观音河湿地公园、田园锦舍·老年康养社区、龙寨沟风情养生度假区、户外康体运动拓展基地、“候鸟老人”康养家园、富硒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打造全国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县文旅广电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各镇配合)
  (五)启动实施新一轮避灾搬迁
  针对我县灾害多发实际,认真调查摸底,科学长远谋划,精准制定新一轮避灾搬迁政策措施。持续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后续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以毛绒玩具、电子线束、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为特色的新社区工厂。统筹推进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和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分工牵头,各相关部门、各镇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发改局,由县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各自职能,强化责任意识,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夯实工作责任。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统筹协调责任,配合部门要强化落实责任,对各自承担的任务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推进措施。
  (三)强化督查督办。县发改局、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问题归集、清单管理和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同时对督办和检查结果一并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