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汉阴县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及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网络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为有效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我县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贫困农户创业就业为目的,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三级服务网络、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同步小康。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培训相关从业人员3800人(次)以上,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构建较为完善的电商扶贫公共服务、配套政策、网货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标准、产品溯源、人才培养等体系,建立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衔接配套的绿色供应链。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试点示范等工作,10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大力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电商队伍,树立一批电商精准扶贫示范镇、示范村。
三、重点工作
(一)夯实发展基础,健全服务体系
1.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在汉阴县城内,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区域,建成集培训孵化、线上运营、线下展示为一体的汉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农工、扶贫等部门相关项目,在各镇、村建设具有电商运营和物流收发功能的电商服务站点,打造县、镇、村三级集培训、展示、孵化、冷藏、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农产品上行电商综合服务体系。(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
2.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邮政、阿里、京东等重要电商企业发展到村自有物流。整合县域物流快递资源,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责任单位:电商办、邮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3.加快品牌培育。开展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精选一批具有网货属性的产品,通过品牌策划、工艺提升、包装设计等一系列打造,建立网货化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上行建设,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开展溯源体系建设和品牌创建。(责任单位:电商办、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坚持企业带动,推进主体培育
1.培养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推广“镇园产业联盟+电商企业+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贫困户”模式,引导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责任单位:电商办、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2.围绕主打产品,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及电商孵化企业、产业布局情况,认定一批电商扶贫产业基地,通过贫困户发展产业,电商企业收购的行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3.结合本县实际,推动品牌产品进驻知名电商平台,在第三方知名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等),开展电商扶贫合作,并在电商扶贫频道中开设汉阴特色馆,将我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
(三)加快推动电商扶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关联
1.探索创新“一户一码”、“一品一码”等到村到户帮扶模式,实现扫描建档立卡贫困户二维码即可展示扶贫情况和扶贫进度,扫描网销产品二维码即可实现溯源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电商精准扶贫台账,精准到村,精准到户。(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电商办、扶贫办)
2.公共服务中心要将辖区内服务网点、交易、物流、溯源、产品、培训、创业、扶贫、特色产业分布等数据与自治区级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对接,实时更新,汇聚全区电商进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数据,并将辖区内电商扶贫主打产品在自治区级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进行线上线下集中展示、推介。(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
3.组织开展电商扶贫精准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应培尽培。(责任单位:县人社局、电商办、团县委、妇联、残联、教体局、农业局、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
(四)加快推进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1.推动贫困村实现光纤全覆盖、4G网络全覆盖。(责任单位:广电网络公司、经贸局)
2.加快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买代卖、充值缴费、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物流配送等便民服务。(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
(五)加快推进消费扶贫
1.组织本地农特产品参加各种促销活动,宣传推介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责任单位:电商办、经贸局、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
2.结合本地主打产品、产业特色,举办至少5场线上线下促销节庆活动,共同营造电商扶贫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电商办、农业农村局、扶贫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商务、扶贫、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电商工作小组,制定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电商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电商办)
(二)严格项目管理。加强对电商扶贫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将项目实施运营效果与项目建设挂钩,杜绝“重建设、轻运营”,“只有建设、没有成效”的现象。(责任单位:财政局、电商办、发改局、扶贫办)
(三)加大财政支持。根据我县扶贫规划,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中统筹安排电商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经费,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贫困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电商扶贫示范网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电商扶贫人才培养、县镇村物流配送体系、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电商办、财政局、扶贫办)
(四)规范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资金使用。准确把握工作内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应建立项目台账制度,资金使用必须符合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杜绝骗取、挪用中央专项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严格防范资金使用风险。(责任单位:财政局、电商办、扶贫办)
(五)按时报送信息。将项目建设进度、交易活动信息和电商精准扶贫台账等情况纳入对项目承办企业的考核,按时报送相关数据。(责任单位:电商办、扶贫办)
(六)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电商精准扶贫宣传,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适时召开电商扶贫现场会,定期举办电商扶贫论坛,对表现突出的电商扶贫企业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责任单位:宣传部、电商办、扶贫办)